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放大技术、放大器论文--放大器论文--放大器:按作用分论文

无线通信中多信道互调效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第14-26页
    2.1 功率放大器的种类第14-16页
    2.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第16-19页
        2.2.1 输出功率第17页
        2.2.2 功率增益及其平坦度第17-18页
        2.2.3 功率效率第18-19页
        2.2.4 稳定度第19页
    2.3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第19-25页
        2.3.1 谐波失真第20-21页
        2.3.2 互调失真第21-22页
        2.3.3 交调失真第22页
        2.3.4 AM/AM和AM/PM特性第22-23页
        2.3.5 1-dB增益压缩点第23-24页
        2.3.6 三阶截点IP3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三阶非线性函数模型下的多信道互调分析第26-38页
    3.1 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理论推导第26-29页
    3.2 重新定义的三阶互调分量IM3第29-30页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3.3.1 关于有用信道信号总输出的分析第30-32页
        3.3.2 关于三阶互调分量IM3的分析第32-34页
        3.3.3 多音信号下的 1-dB增益压缩点第34-35页
        3.3.4 多音信号下的三阶截点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五阶非线性函数模型下的多信道互调分析第38-54页
    4.1 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理论推导第38-45页
    4.2 重新定义的五阶互调分量IM5第45-46页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4.3.1 关于有用信道信号总输出的分析第46-48页
        4.3.2 关于五阶互调分量IM5的分析第48-50页
        4.3.3 多音信号下的 1-dB增益压缩点第50-51页
        4.3.4 多音信号下的五阶截点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附录A第62-64页
附录B第64-66页
附录C第66-68页
附录D第68-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微结构及Ni-Mo对Cr-Si高阻膜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太赫兹振荡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