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1.3.1 党的建设理论第13-14页
        1.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4-15页
        1.3.3 需要激励理论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17-19页
        1.5.1 研究的重难点第17-18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相关概述第19-25页
    2.1 新时期的界定第19-20页
    2.2 动机及入党动机第20-23页
        2.2.1 动机的含义第20-21页
        2.2.2 动机的特征及功能第21-22页
        2.2.3 入党动机的含义第22页
        2.2.4 入党动机的形成第22-23页
    2.3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意义第23-25页
        2.3.1 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第23-24页
        2.3.2 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24-25页
第3章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第25-40页
    3.1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第25-26页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第25-26页
        3.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6页
    3.2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6-34页
        3.2.1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愿望强烈第27页
        3.2.2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态度积极第27-28页
        3.2.3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多样化第28-29页
        3.2.4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的分析第29-33页
        3.2.5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4页
    3.3 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因素第34-40页
        3.3.1 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4-35页
        3.3.2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35-37页
        3.3.3 学校因素的影响第37-38页
        3.3.4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38-40页
第4章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对策第40-50页
    4.1 加强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引导教育第40-42页
        4.1.1 引导新时期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需求第40-41页
        4.1.2 引导新时期大学生正确认识入党动机第41-42页
    4.2 确立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内容第42-43页
        4.2.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42页
        4.2.2 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第42-43页
        4.2.3 加强党史宣传教育第43页
    4.3 完善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相关制度机制建设第43-47页
        4.3.1 完善大学生党员的能进能出机制第43-45页
        4.3.2 完善大学生入党动机考察制度第45-46页
        4.3.3 完善高校党校培训制度第46页
        4.3.4 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度第46-47页
    4.4 创新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方式方法第47-50页
        4.4.1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入党动机培养第47页
        4.4.2 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方法第47-49页
        4.4.3 深化入党后继续培养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第49-5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励理论的公务员制度研究
下一篇: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害羞的影响研究--基于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