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北京银行信息系统项目进度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概况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6-26页
    2.1 软件生命周期第16-19页
        2.1.1 软件生命周期定义第16页
        2.1.2 软件生命周期的阶段第16-17页
        2.1.3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第17-19页
    2.2 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方法第19-22页
        2.2.1 关键路径法第19-20页
        2.2.2 计划评审技术(PERT)第20-21页
        2.2.3 工作分解结构第21-22页
    2.3 项目进度分析方法比较第22-24页
        2.3.1 基于专家判断的估算方法第22页
        2.3.2 基于计划评审技术的估算方法第22-23页
        2.3.3 进度估算的置信区间第23-24页
    2.4 项目里程碑控制第24-26页
        2.4.1 里程碑的定义第24页
        2.4.2 设置里程碑的作用第24-25页
        2.4.3 设置里程碑的依据第25-26页
第3章 北京银行信息系统典型案例进度管理问题分析第26-40页
    3.1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项目简介第26-27页
        3.1.1 项目背景第26页
        3.1.2 项目概况第26-27页
    3.2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一期项目进度管理内容第27-32页
        3.2.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第27-28页
        3.2.2 项目工作时间顺序第28-29页
        3.2.3 项目活动历时估算第29-30页
        3.2.4 项目关键路径第30-31页
        3.2.5 项目里程碑设置第31-32页
    3.3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一期项目进度问题分析第32-40页
        3.3.1 项目进度偏差分析方法第32-33页
        3.3.2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一期项目进度偏差影响因素第33-37页
        3.3.3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一期项目进度问题提出第37-40页
第4章 北京银行信息系统项目进度优化策略第40-46页
    4.1 对于进度估算方法的改进措施第40-41页
    4.2 项目进度管理中里程碑评估第41-43页
        4.2.1 里程碑完成标准第41页
        4.2.2 里程碑的评审第41-43页
    4.3 项目进度管理中里程碑定量设定第43-46页
        4.3.1 前提条件第43-44页
        4.3.2 里程碑的置信区间和可信度分析第44页
        4.3.3 项目进度以及里程碑完成情况监控第44-46页
第五章 实例分析第46-58页
    5.1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二期项目简介第46页
    5.2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二期项目进度管理内容第46-54页
        5.2.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第47-48页
        5.2.2 项目工作时间顺序第48-49页
        5.2.3 项目活动历时估算第49-53页
        5.2.4 项目关键路径第53-54页
    5.3 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内模法第二期项目里程碑的评估与设定第54-58页
        5.3.1 项目里程碑的设置第54-56页
        5.3.2 项目进度管理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银行柜员实时响应系统项目进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