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一 韧革菌属真菌培养条件研究 | 第11-16页 |
1 扁韧革菌(Stereum ostrea) | 第12-13页 |
2 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 | 第13页 |
3 层叠韧革菌(Stereum complicatum) | 第13-14页 |
4 硬荀革菌(Stereum subpileatum) | 第14页 |
5 紫韧革菌(Stereum purpureum) | 第14页 |
6 褐盖韧革菌(Boreostereum vibrans) | 第14页 |
7 丛片韧革菌(Stereum frustulosum) | 第14页 |
8 血痕韧革菌(Stereum sanguinolentum) | 第14-15页 |
9 其他未确定到种的韧革菌属真菌的培养 | 第15-16页 |
二 韧革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四株韧革菌的培养基筛选 | 第19-22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19页 |
2 菌种的保藏 | 第19页 |
3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第19页 |
4 发酵液的萃取与萃取物化合物丰富度的比较 | 第19-20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韧革菌属真菌Stereum sp.YMF1.1686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2-43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22-35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22页 |
2 菌种保藏 | 第22-23页 |
3 菌株的发酵以及发酵液中化合物的萃取 | 第23页 |
4 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分离 | 第23-31页 |
5 菌丝甲醇提取部分的分离 | 第31-33页 |
6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3-35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35-40页 |
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5-40页 |
2 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40页 |
三 小结与讨论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韧革菌Stereum insigne CGMCC5.57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43-60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43-52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43页 |
2 菌种保藏 | 第43页 |
3 菌株的发酵以及发酵液中化合物的萃取 | 第43-44页 |
4 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分离 | 第44-47页 |
5 菌丝甲醇提取部分的分离 | 第47-52页 |
6 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3-56页 |
2 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56页 |
三 小节与讨论 | 第56-60页 |
第五章 韧革菌Stereum sp.YMF1.02608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0-69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60-65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60页 |
2 菌种保藏 | 第60页 |
3 菌株的发酵以及发酵液中化合物的萃取 | 第60页 |
4 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分离 | 第60-65页 |
5 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65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5-66页 |
2 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66-67页 |
三 小结与讨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