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壳结构损伤及强度的场或拟场协同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1.2.1 场协同理论的发展 | 第17-21页 |
1.2.2 冲蚀理论及经典模型 | 第21-26页 |
1.2.3 腐蚀常见类型及其机理 | 第26-28页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冲蚀的拟场协同 | 第30-42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冲蚀模型的选择 | 第30-35页 |
2.2.1 所研究的冲蚀类型 | 第30-31页 |
2.2.2 固体粒子的冲蚀模型分析 | 第31-33页 |
2.2.3 E/CRC模型与Oka模型 | 第33-35页 |
2.3 考虑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 第35-37页 |
2.3.1 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2.3.2 粒子性能 | 第36-37页 |
2.3.3 靶材性质 | 第37页 |
2.4 冲蚀的拟场协同作用规律 | 第37-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腐蚀的场协同 | 第42-48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不同类型腐蚀的机理研究及模型探索 | 第42-45页 |
3.2.1 考虑的腐蚀类型 | 第42页 |
3.2.2 各腐蚀类型的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 第42-44页 |
3.2.3 局部腐蚀的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3.3 腐蚀中的场作用规律分析 | 第45-46页 |
3.4 腐蚀的场协同方程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强度的拟场协同 | 第48-5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板壳结构应力计算 | 第48-50页 |
4.2.1 板壳结构基本假设 | 第48页 |
4.2.2 应力计算过程 | 第48-50页 |
4.3 流体对板壳结构壁面的作用力计算 | 第50-52页 |
4.3.1 运动流体对平板的作用力 | 第50-51页 |
4.3.2 运动流体对曲面的作用力 | 第51-52页 |
4.4 影响强度的拟场协同作用规律 | 第52-54页 |
4.4.1 强度的拟场协同方程 | 第52-54页 |
4.4.2 拟场协同作用规律分析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能效与损伤或寿命的协调评价指标 | 第56-70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协调评价指标的提出 | 第56-59页 |
5.3 流体输送的物理机制 | 第59页 |
5.4 常温流体输送中的应用 | 第59-67页 |
5.4.1 考虑经济因素 | 第59-65页 |
5.4.2 考虑经济因素 | 第65-67页 |
5.5 热流体输送中的应用 | 第67-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