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引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 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重要概念的内涵 | 第18-20页 |
·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18页 |
·高新技术园区 | 第18-19页 |
·高新技术企业 | 第19页 |
·高新技术人才 | 第19-20页 |
·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 | 第20页 |
·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孵化器理论的一体化模式分析 | 第20-22页 |
·三元参与理论的一体化模式分析 | 第22-23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体化模式分析 | 第23页 |
·企业家才能理论的一体化模式分析 | 第23-25页 |
2 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理论论证 | 第25-35页 |
·模型基本思想 | 第25页 |
·模型主体 | 第25-28页 |
·园区 | 第25-26页 |
·企业 | 第26-27页 |
·银行 | 第27页 |
·人才 | 第27-28页 |
·模型构建 | 第28-35页 |
·不存在园区时,初创企业成功的概率 | 第28-29页 |
·存在园区时,初创企业成功的概率 | 第29-32页 |
·园区—企业—人才利益机制的理论推导 | 第32-33页 |
·模型评价 | 第33-35页 |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实践 | 第35-47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发展概况 | 第35-43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特点 | 第43-45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管理模式 | 第43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运作特点 | 第43-44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的阶段性 | 第44-45页 |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主要问题 | 第45-47页 |
4 山东省高新技术园区、企业、人才一体化模式实证分析 | 第47-61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47-50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 第47-48页 |
·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 第48-49页 |
·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50-57页 |
·指标选取及数据采集 | 第50-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5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建议 | 第57-61页 |
·政府由主导到服务,改变职能定位 | 第57-58页 |
·园区应加强功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 第58页 |
·企业应加快产品研发,优化治理结构 | 第58-59页 |
·人才薪酬以绩效为基础,实行动态管理 | 第59-60页 |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融资 | 第60-61页 |
5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