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4页
        1.3.1 国内文献综述第9-12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3 研究述评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创新之处第14-15页
2.大学校长职业化第15-21页
    2.1 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内涵第15-16页
    2.2 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必要性第16-17页
    2.3 大学校长职业化的特征第17-18页
    2.4 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角色定位第18-21页
3 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的现状解析第21-25页
    3.1 大学校长职业角色定位不清晰第21页
    3.2 遴选制度的偏差第21-22页
    3.3 培训机制的不健全第22-23页
    3.4 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第23页
    3.5 缺乏相关制度的保障第23-25页
4 中美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对比第25-37页
    4.1 中美大学校长教育背景对比第25-30页
    4.2 中美大学职业背景对比第30-31页
    4.3 中美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对比第31-32页
    4.4 中美大学校长薪酬机制对比第32-33页
    4.5 中美大学校长培训制度对比第33-35页
    4.6 中美大学校长退出机制对比第35-37页
5 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第37-43页
    5.1 转变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观念第37-38页
        5.1.1 强化大学校长的专业角色管理定位第37页
        5.1.2 强化大学校长的能力观念以及教育经营意识第37-38页
    5.2 改革遴选机制第38-39页
        5.2.1 制定合理遴选标准第38页
        5.2.2 完善遴选机制第38-39页
    5.3 健全培训机制第39-41页
        5.3.1 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的成立第39-40页
        5.3.2 培训内容的改革第40页
        5.3.3 培训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第40-41页
    5.4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第41-43页
        5.4.1 合理的考核评估第41页
        5.4.2 强化监督机制第41-42页
        5.4.3 提高薪酬激励机制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公民教育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以驻呼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