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汽车覆盖件表面凹陷研究方法及模具简介 | 第14-23页 |
2.1 汽车覆盖件表面凹陷简介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1.1 汽车覆盖件表面凹陷简介 | 第14-15页 |
2.1.2 汽车覆盖件表面缺陷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 回弹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2.3 冲压过程数值仿真分析基础简介 | 第18-20页 |
2.3.1 引言 | 第18页 |
2.3.2 仿真软件简介 | 第18-19页 |
2.3.3 仿真分析关键技术说明 | 第19-20页 |
2.4 模具简介 | 第20-23页 |
3 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冲压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23-38页 |
3.1 实际模具与原仿真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23-25页 |
3.2 构建新的仿真模型 | 第25-28页 |
3.3 Dynaform中的偏置问题 | 第28-29页 |
3.4 生成新的板料 | 第29-31页 |
3.5 影响板料的成形性的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6 单元类型对冲压成形的影响 | 第33-34页 |
3.7 压边圈控制方式,压边圈间隙,拉延筋对冲压成形的影响 | 第34-3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回弹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1 影响回弹结果的因素 | 第38页 |
4.2 位移控制压边圈的四种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4.3 力控制压边圈的四种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带回程冲压仿真和实际拉延筋对回弹缺陷的影响 | 第44-54页 |
5.1 带回程的冲压仿真回弹分析 | 第44-49页 |
5.2 实际拉延筋对回弹计算的影响 | 第49-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