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P2P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农户贷款行为研究第14-18页
        1.2.2 P2P网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第18-20页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2章 P2P农户贷款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第23-30页
    2.1 农户贷款可得性的相关理论第23-26页
        2.1.1 金融排斥理论第23-24页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4-25页
        2.1.3 信贷配给理论第25-26页
    2.2 农户贷款风险分析第26-27页
    2.3 农户贷款可得性研究假设第27-30页
第3章 P2P农户贷款现实描述第30-40页
    3.1 数据来源第30-31页
    3.2 数据处理第31页
    3.3 数据统计分析第31-39页
        3.3.1 借款要素与借贷行为统计分析第31-33页
        3.3.2 借款人特征与借贷行为统计分析第33-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P2P农户贷款可得性实证分析第40-51页
    4.1 变量设计第40-41页
    4.2 实证模型建立第41-42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42-49页
        4.3.1 农户贷款可得性总体样本分析第42-46页
        4.3.2 农户贷款可得性分组样本分析第46-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1-54页
    5.1 加强农户个人特质及信息披露第51-52页
        5.1.1 加强农户个人特质第51页
        5.1.2 加强农户个人信息披露第51-52页
    5.2 完善农户贷款机制及征信体系第52页
        5.2.1 建立适当的农户贷款分层机制第52页
        5.2.2 建立良好的农村征信体系第52页
    5.3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支持第52-54页
        5.3.1 支持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第52页
        5.3.2 加强金融扶贫力度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2P网络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