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 汉维语委婉语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1.4 委婉语概述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汉维委婉语的分类 | 第13-18页 |
2.1 有关宗教禁忌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3页 |
2.2 有关人名、称谓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3-14页 |
2.3 有关数字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4-15页 |
2.4 有关死亡与疾病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5-16页 |
2.4.1 有关死亡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5页 |
2.4.2 有关疾病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5-16页 |
2.5 有关身体缺陷、生理现象以及性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6-18页 |
2.5.1 有关身体缺陷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6页 |
2.5.2 有关生理现象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6-17页 |
2.5.3 有关性方面的汉维语委婉语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汉维语委婉语异同 | 第18-22页 |
3.1 汉维语委婉语的相同点 | 第18-19页 |
3.1.1 避讳作用 | 第18页 |
3.1.2 礼貌作用 | 第18页 |
3.1.3 掩饰美化作用 | 第18-19页 |
3.1.4 数量多,使用范围广 | 第19页 |
3.1.5 形成基于相同的心理 | 第19页 |
3.2 汉维语委婉语的不同点 | 第19-22页 |
3.2.1 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 | 第19-20页 |
3.2.2 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异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汉语委婉语的维译原则 | 第22-24页 |
4.1 保持委婉色彩 | 第22页 |
4.2 区别使用者的不同 | 第22页 |
4.3 感情色彩等效 | 第22-23页 |
4.4 语境对于委婉语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委婉语汉译维的翻译方法 | 第24-31页 |
5.1 直译 | 第24-26页 |
5.2 直译加注 | 第26-28页 |
5.3 意译 | 第28-3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作者简介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