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流域水体时空变化遥感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 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4 论文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17-26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 2.1.1 水系概况 | 第18-19页 |
| 2.1.2 水资源利用 | 第19页 |
| 2.2 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 | 第19-26页 |
| 2.2.1 影像选择 | 第22-23页 |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水域提取模型及变化分析 | 第26-49页 |
| 3.1 水域提取模型分析 | 第26-29页 |
| 3.1.1 单波段阈值法 | 第26页 |
| 3.1.2 多波段法 | 第26-29页 |
| 3.2 水域提取模型的构建 | 第29-33页 |
| 3.2.1 Landsat系列卫星水域提取模型 | 第29-30页 |
| 3.2.2 HJ卫星影像水域提取模型 | 第30-31页 |
| 3.2.3 研究区域分区及精度分析 | 第31-33页 |
| 3.3 水域面积时空变化 | 第33-47页 |
| 3.3.1 赣江流域水域面积年际变化 | 第33-36页 |
| 3.3.2 赣江流域水域面积年内变化 | 第36-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赣江流域水体分类模型 | 第49-60页 |
| 4.1 水体分类方法 | 第51-52页 |
| 4.1.1 定量法 | 第51页 |
| 4.1.2 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法 | 第51-52页 |
| 4.2 赣江流域水体分类模型 | 第52-59页 |
| 4.2.1 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 4.2.2 富营养化提取参数选择 | 第54-56页 |
| 4.2.3 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赣江流域水体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 第60-73页 |
| 5.1 赣江流域水体类型的年际变化 | 第60-68页 |
| 5.2 赣江流域水体类型的年内变化 | 第68-71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 6.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