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光波导论文

二维金属波导中等离子体诱导透明和吸收效应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表面等离子体特性和激发方式第12-17页
        1.2.1 表面等离子体色散关系第12-14页
        1.2.2 表面等离子体传播长度第14页
        1.2.3 表面等离子体激发方式第14-17页
    1.3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的基本理论第17-19页
        1.3.1 法诺共振第17-18页
        1.3.2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第18-19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21页
    2.2 麦克斯韦方程的FDTD形式第21-25页
    2.3 Drude模型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含直角槽和矩形穴的波导里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第28-34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结构和数值模拟第28-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3.3.1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现象第29-31页
        3.3.2 几何尺寸对诱导透明谱线的影响第31-32页
        3.3.3 双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第32-33页
    3.4 本章小节第33-34页
第4章 非对称等离激元波导系统里独立可调双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第34-40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结构和数值模拟第34-35页
    4.3 解谐方式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第35-36页
    4.4 明暗耦合方式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第36-37页
    4.5 解谐和明暗耦合方式共存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第37-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二维金属波导谐振系统里等离激元诱导吸收第40-47页
    5.1 引言第40-41页
    5.2 矩形穴耦合到含挡板的金属-介质-金属波导第41-42页
    5.3 含矩形穴和环结构的等离激元诱导吸收第42-44页
    5.4 双等离激元诱导吸收效应第44-45页
    5.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62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忆阻的多涡卷超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消除量子力学含时微扰论中久期发散困难的指数函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