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普通多涡卷混沌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忆阻混沌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0-2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忆阻器及混沌理论知识介绍 | 第23-40页 |
2.1 忆阻的基本理论知识 | 第23-27页 |
2.1.1 基本电路元件 | 第23-25页 |
2.1.2 理想忆阻定义 | 第25-26页 |
2.1.3 忆阻伏安关系 | 第26-27页 |
2.2 混沌系统的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2.2.1 混沌的定义 | 第27-28页 |
2.2.2 混沌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2.2.3 分析混沌的几种方法 | 第29-30页 |
2.3 典型的忆阻混沌系统的设计 | 第30-33页 |
2.3.1 分段线性忆阻模型取代蔡氏二极管的忆阻混沌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2.3.2 光滑忆阻模型取代蔡氏二极管的忆阻混沌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2.4 典型的忆阻超混沌系统的设计 | 第33-39页 |
2.4.1 具有无限个稳定平衡点的忆阻超混沌系统 | 第33-36页 |
2.4.2 四维多翼忆阻超混沌系统 | 第36-39页 |
2.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基于高阶磁控忆阻器的多涡卷超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新的广义磁控忆阻器模型 | 第41-44页 |
3.2.1 忆阻器的数学模型的提出 | 第41-42页 |
3.2.2 忆阻器的电路实现 | 第42-44页 |
3.3 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系统 | 第44-48页 |
3.3.1 忆阻混沌系统方程及其相图 | 第44-45页 |
3.3.2 李雅普诺夫指数与分岔图 | 第45-47页 |
3.3.3 平衡点和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3.4 忆阻多涡卷超混沌电路设计及其仿真结果 | 第48-50页 |
3.5 与相关文献的比较 | 第50-51页 |
3.6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涡卷数可控的忆阻超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一种基于忆阻的涡卷数可控的超混沌系统 | 第52-55页 |
4.3 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55-60页 |
4.3.1 耗散性 | 第55-56页 |
4.3.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56-58页 |
4.3.3 Poincare映射 | 第58-59页 |
4.3.4 Lyapunov指数谱与分岔图 | 第59-60页 |
4.4 电路设计和实验结果 | 第60-63页 |
4.5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参与的科研活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