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的界定 | 第24-41页 |
2.1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 | 第24-32页 |
2.1.1 在线旅游的基本内涵 | 第24-26页 |
2.1.2 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 | 第26-28页 |
2.1.3 我国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的演变 | 第28-30页 |
2.1.4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的主要类型 | 第30-32页 |
2.2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 | 第32-35页 |
2.2.1 传播价值的基本内涵 | 第32-33页 |
2.2.2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的内涵 | 第33-34页 |
2.2.3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的特征 | 第34-35页 |
2.3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类型 | 第35-41页 |
2.3.1 社交互动价值 | 第35-37页 |
2.3.2 议程设置价值 | 第37-38页 |
2.3.3 行业推动价值 | 第38-41页 |
第3章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的形成 | 第41-51页 |
3.1 传播价值的形成条件 | 第41-44页 |
3.1.1 用户非专业身份 | 第41-42页 |
3.1.2 形成虚拟社区 | 第42-43页 |
3.1.3 内容受边界限制 | 第43-44页 |
3.2 传播价值的形成因素 | 第44-47页 |
3.2.1 传播者受心理因素激励 | 第44-45页 |
3.2.2 接受者受综合因素影响 | 第45-47页 |
3.3 传播价值的形成路径 | 第47-51页 |
3.3.1 问答评价表达传播需求 | 第47-48页 |
3.3.2 游记攻略提升传播效果 | 第48-49页 |
3.3.3 智能科技改造传播形态 | 第49-51页 |
第4章 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传播价值的实现 | 第51-60页 |
4.1 传播价值实现的成效 | 第51-54页 |
4.1.1 传统拟态环境加速变迁 | 第51-52页 |
4.1.2 个人体验表达丰富多样 | 第52-53页 |
4.1.3 内容生成平台日趋完善 | 第53-54页 |
4.2 传播价值实现的障碍 | 第54-56页 |
4.2.1 垃圾问题凸显 | 第54-55页 |
4.2.2 内容可控性弱 | 第55-56页 |
4.2.3 数据利用率低 | 第56页 |
4.3 传播价值实现受阻的原因 | 第56-60页 |
4.3.1 用户过度“表演” | 第57-58页 |
4.3.2 虚假信息隐患 | 第58-59页 |
4.3.3 个人信息遭滥用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旅游从业者的传播价值开发 | 第60-67页 |
5.1 把握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方向 | 第60-62页 |
5.1.1 加强工具功能 | 第60-61页 |
5.1.2 加快专业化运作 | 第61页 |
5.1.3 提升内容结构化 | 第61-62页 |
5.2 挖掘用户生成内容的数据价值 | 第62-64页 |
5.2.1 主动设置旅游议题 | 第62-63页 |
5.2.2 深度开发内容大数据 | 第63-64页 |
5.2.3 创新垂直领域应用 | 第64页 |
5.3 提升在线旅游用户生成内容的服务功能 | 第64-67页 |
5.3.1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 第64-65页 |
5.3.2 服务全域旅游建设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