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城市景观水体氮磷污染负荷来源解析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研究综述第14-35页
    2.1 国内外的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第14-21页
        2.1.1 国外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的进展第14-15页
        2.1.2 国内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状况第15页
        2.1.3 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第15-18页
        2.1.4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第18-21页
    2.2 国内外的内源研究进展第21-25页
        2.2.1 内源氮磷释放机理第21-22页
        2.2.2 国内外内源污染负荷研究第22-24页
        2.2.3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第24-25页
    2.3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第25-31页
    2.4 城市地表径流负荷计算第31-35页
        2.4.1 简单计算法第31页
        2.4.2 水质模型第31-35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35-45页
    3.1 气候概况第35-37页
    3.2 水环境第37-38页
    3.3 土地环境第38页
    3.4 生态环境第38-40页
    3.5 生态城排水体制第40页
    3.6 景观水体水质情况第40-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暴雨径流污染负荷第45-56页
    4.1 雨水及雨水径流水质概况第45-46页
        4.1.1 降雨雨量情况第45页
        4.1.2 降雨径流水质情况第45-46页
    4.2 模拟计算与结果验证分析第46-50页
        4.2.1 降雨资料及参数设定第46-48页
        4.2.2 降雨资料模拟结果第48-49页
        4.2.3 误差分析第49-50页
    4.3EMC模型第50-54页
        4.3.1 参数取值第50-54页
        4.3.2 污染物负荷计算第54页
    4.4 污染物总量计算第54-55页
        4.4.1 一场雨中各种污染物总量计算第54-55页
        4.4.2 一年中各种污染物总量计算第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内源释放量计算第56-61页
    5.1 实验准备第56-57页
        5.1.1 泥样的采集第56页
        5.1.2 泥样和水样的分析方法第56页
        5.1.3 采样点水质现状第56-57页
        5.1.4 泥样的氮磷监测结果分析第57页
    5.2 室内静态实验模拟底泥的释放第57-60页
        5.2.1 实验方法第57页
        5.2.2 实验数据分析第57-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富营养化评价第61-64页
    6.1 富营养化评价第61-62页
    6.2 富营养化缓解措施第62-63页
        6.2.1 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控制第62-63页
        6.2.2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第63页
        6.2.3 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第63页
    6.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7 结论和建议第64-65页
    7.1 结论第64页
    7.2 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景观水体调研及富营养化控制基础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颗粒物和臭氧浓度特征及形成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