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景观水体调研及富营养化控制基础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城市景观水体功能及特征 | 第11-12页 |
1.1.1 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 | 第11页 |
1.1.2 城市景观水体特征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4页 |
1.3 城市景观水体修复及控制方法 | 第14-18页 |
1.3.1 物理法 | 第14-15页 |
1.3.2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3 生物-生态法 | 第16-18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课题来源以及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3 本论文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西安市景观水体现状调查及富营养化分析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2.1 采样时间、频率与采样点位分布设置 | 第21页 |
2.2.2 采样与水质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2.3 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2.3.1 西安市景观水体水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2.3.2 西安市景观水体水质评价与分析 | 第32-34页 |
2.3.3 西安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典型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因子与浮游藻类关系研究 | 第36-6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3.2.1 采样时间、频率与监测点位分布设置 | 第36-38页 |
3.2.2 采样与水质分析方法 | 第38页 |
3.2.3 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4页 |
3.3.1 丰庆湖水质与浮游藻类关系研究 | 第39-52页 |
3.3.2 护城河水质与浮游藻类关系研究 | 第52-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4 典型景观水体底泥特征分析 | 第66-70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4.2.1 采样时间、频率与监测断面分布设置 | 第66页 |
4.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4.3.1 TN含量分析 | 第67-68页 |
4.3.2 TP含量分析 | 第68页 |
4.3.3 TOC和VSS/SS分析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生物滤池对景观水体水质净化试验初步研究 | 第70-79页 |
5.1 引言 | 第70-71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5.2.1 实验装置 | 第71页 |
5.2.2 填料 | 第71-72页 |
5.2.3 反应器的启动、调试和运行 | 第72页 |
5.2.4 取样频率与测定项目 | 第7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2-78页 |
5.3.1 反应器对生物指标的去除 | 第73-74页 |
5.3.2 反应器污染指标的去除 | 第74-76页 |
5.3.3 反应器对感官指标的改善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9-82页 |
6.1 结论 | 第79-81页 |
6.2 建议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