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7页 |
1.1.1 引言 | 第10-11页 |
1.1.2 光纤传感器 | 第11-17页 |
1.2 本论文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的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光纤扭曲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 偏振光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2.2.1 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2 偏振光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2.2.3 偏振态的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2.3 琼斯矩阵及偏振光的琼斯矩阵表示 | 第24-29页 |
2.3.1 琼斯矩阵 | 第24-25页 |
2.3.2 偏振光的琼斯矩阵表示 | 第25-27页 |
2.3.3 琼斯矩阵的应用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 第30-43页 |
3.1 传感器实验系统的构成及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3.2 传感器实验系统的各传感模块的琼斯矩阵表示 | 第31-40页 |
3.2.1 偏振片简介 | 第31页 |
3.2.2 偏振片的琼斯矩阵表示 | 第31-33页 |
3.2.3 保偏光纤简介 | 第33-34页 |
3.2.4 保偏光纤的消光比 | 第34-36页 |
3.2.5 保偏光纤的琼斯矩阵表示 | 第36-40页 |
3.4 传感器实验系统的理论模型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第43-63页 |
4.1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实验概述 | 第43-49页 |
4.2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实验验证 | 第49-52页 |
4.3 光纤偏振扭曲传感器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4.4 传感头中单模光纤接入长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3-64页 |
5.2 后期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