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烤烟新品种(系)在贵州省兴义市的比较试验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1.1 品种与农艺现状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 品种与烟叶外观质量的关系 | 第15-16页 |
1.3 品种与烘烤特性的关系 | 第16-18页 |
1.4 品种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 | 第18-19页 |
1.5 品种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 第19-21页 |
1.6 品种与感官评吸的关系 | 第21-22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2.1 供试品种 | 第24页 |
2.2 试验地概况 | 第24-25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2.4 生产管理 | 第25-26页 |
2.5 取样 | 第26页 |
2.5.1 土壤取样 | 第26页 |
2.5.2 烟叶取样 | 第26页 |
2.6 调查记载项目与方法 | 第26-29页 |
2.6.1 生育期 | 第26页 |
2.6.2 植物学性状 | 第26-27页 |
2.6.3 农艺性状 | 第27页 |
2.6.4 抗病性调查 | 第27页 |
2.6.5 原烟外观质量 | 第27页 |
2.6.6 经济性状 | 第27页 |
2.6.7 化学成分 | 第27-28页 |
2.6.8 评吸质量 | 第28-29页 |
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3.1 大田期调查 | 第30-31页 |
3.2 各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 第31-32页 |
3.3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第32-33页 |
3.4 田间自然发病率分析 | 第33-34页 |
3.5 各品种中部叶主要烘烤特性表现 | 第34-36页 |
3.6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 第36-37页 |
3.7 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评价 | 第37-39页 |
3.8 各品种(系)感官评吸质量比较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