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医学用语研究--以诊治类动词为例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一、《黄帝内经》的语料价值和版本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对《黄帝内经》的研究 | 第9-11页 |
2、对行业用语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四、本文对医学用语的界定与对诊治类动词的提取 | 第17-20页 |
1、对医学用语的界定 | 第17-19页 |
2、对诊治类动词的提取 | 第19-20页 |
五、本文的研究 | 第20-22页 |
1、研究对象和目标 | 第20页 |
2、研究的语料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对典型诊治类动词的概念要素分析 | 第22-62页 |
一、对动词的概念要素分析及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分析 | 第22-55页 |
1、较简单的按摩类动词 | 第22-36页 |
·、按 | 第22-24页 |
·、揣 | 第24-25页 |
·、持 | 第25-27页 |
·、切 | 第27-28页 |
·、循 | 第28-30页 |
·、扪 | 第30-31页 |
·、拊 | 第31-32页 |
·、推 | 第32-34页 |
·、摩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2、较复杂的按摩类动词 | 第36-41页 |
·、扞 | 第36页 |
·、卷 | 第36-38页 |
·、执 | 第38-39页 |
·、引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3、针刺类动词 | 第41-47页 |
·、刺 | 第41-45页 |
·、针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4、需要使用火的动词 | 第47-54页 |
·、焠 | 第47-49页 |
·、灸 | 第49-51页 |
·、焫 | 第51-52页 |
·、熨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5、对概念要素表现的总结 | 第54-55页 |
·、在来源和转移方面的两个重要表现 | 第54页 |
·、两类用语一致性和差异共存 | 第54-55页 |
二、对《内经》中动词情况的分析 | 第55-61页 |
1、在后代中医用语中成词 | 第56-58页 |
·、按摩 | 第56-57页 |
·、灸刺 | 第57-58页 |
·、灸焫 | 第58页 |
2、在后代中医用语中未成词 | 第58-61页 |
·、扪循 | 第58-59页 |
·、切循 | 第59-60页 |
·、熨引 | 第60-6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对典型诊治类动词的隐喻理论分析 | 第62-81页 |
一、治疗如战争 | 第63-74页 |
1、侦查类 | 第63-66页 |
·、视 | 第64页 |
·、察 | 第64-65页 |
·、问 | 第65-66页 |
·、候 | 第66页 |
2、增减类 | 第66-69页 |
·、补 | 第66-67页 |
·、益 | 第67-68页 |
·、济 | 第68页 |
·、损 | 第68-69页 |
3、攻夺类 | 第69-71页 |
·、夺 | 第69页 |
·、攻 | 第69-70页 |
·、诛 | 第70-71页 |
4、追逐类 | 第71-72页 |
·、追 | 第71页 |
·、逐 | 第71-72页 |
·、迎 | 第72页 |
5、守救类 | 第72-73页 |
·、守 | 第72-73页 |
·、救 | 第73页 |
6、小结 | 第73-74页 |
二、治疗如治水 | 第74-80页 |
1、治理类 | 第75-76页 |
·、治 | 第75-76页 |
2、从随类 | 第76-77页 |
·、从 | 第76-77页 |
·、随 | 第77页 |
3、导泻类 | 第77-79页 |
·、导 | 第77-78页 |
·、引 | 第78页 |
·、泻 | 第78-79页 |
4、小结 | 第79-8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余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后记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