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英语互动课堂管理的研究--以广东省Z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一、新课改的政策要求 | 第7-8页 |
二、中职学校课改的市场需要 | 第8-9页 |
三、解决互动课堂管理现实问题的要求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 第15-16页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三、行为矫正理论模式 | 第17-18页 |
四、有效教学理论 | 第18-19页 |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一、互动 | 第19页 |
二、课堂 | 第19-20页 |
三、课堂管理 | 第20-21页 |
四、互动课堂管理特征 | 第21-23页 |
第一章 课堂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23-37页 |
第一节 调查目的、方法和对象 | 第23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23页 |
三、调查对象 | 第23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23-24页 |
一、问卷调查内容和设计 | 第23-24页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4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一、互动课堂状况 | 第24-28页 |
二、高效课堂现状 | 第28-33页 |
三、英语互动课堂管理角度 | 第33-37页 |
第二章 中职学校英语互动课堂管理策略 | 第37-57页 |
第一节 课堂目标管理 | 第37-39页 |
一、制定目标 | 第38页 |
二、实施目标 | 第38页 |
三、信息反馈过程 | 第38页 |
四、目标评价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课堂环境管理 | 第39-41页 |
一、课堂物质环境 | 第39-40页 |
二、课堂心理环境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课堂时间管理 | 第41-43页 |
一、备好课 | 第42页 |
二、科学设计用时,预留时间 | 第42页 |
三、树立时间管理意识,严禁拖堂 | 第42-43页 |
第四节 课堂纪律管理 | 第43-46页 |
一、实施健康纪律,激发动机与兴趣 | 第43-44页 |
二、有的放矢矫治错误纪律行为 | 第44页 |
三.积极引导,适时奖惩 | 第44-45页 |
四、加强人际交往、培养自律能力 | 第45-46页 |
第五节 课堂教学资源管理 | 第46-49页 |
一、课堂教学资源的来源 | 第47页 |
二、课堂教学资源互动开放的应用与管理 | 第47-49页 |
第六节 课堂教学策略管理 | 第49-52页 |
一、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参与性 | 第49-50页 |
二、精心设置课堂内容和活动流程 | 第50-51页 |
三、运用教学技巧及分析课堂教学 | 第51页 |
四、理论联系实际 | 第51-52页 |
第七节 教学认知策略管理 | 第52-57页 |
一、创建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 第52-53页 |
二、确立威信,提升管理素养 | 第53页 |
三、以中职生为本 | 第53-55页 |
四、课堂行为不良的矫治策略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57-59页 |
第一节 发现与启示 | 第57-58页 |
一、研究发现 | 第57页 |
二、研究启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