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内涵与性质 | 第13-17页 |
第一节 行为保全的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一 情况紧急 | 第14页 |
二 适用程序简易 | 第14-15页 |
三 效力暂定 | 第15页 |
四 程序相对独立 | 第15页 |
第三节 行为保全制度的性质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行为保全制度比较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7-19页 |
一 英国的中间禁令制度 | 第17-18页 |
二 美国的临时禁令制度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9-24页 |
一 德国的临时性保护制度 | 第19-20页 |
二 日本的假处分制度 | 第20-21页 |
三 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 | 第21-22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行为保全制度之异同 | 第24-27页 |
一 相同之处 | 第24-25页 |
二 不同之处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7-29页 |
一 海事案件中的强制令制度 | 第27-28页 |
二 知识产权案件中的禁令制度 | 第28-29页 |
三 新民诉法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29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适用与争议 | 第29-32页 |
一 适用 | 第29-31页 |
二 争议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一 行为保全界定不明确,与相关制度混淆 | 第33页 |
二 行为保全的启动条件规定笼统 | 第33-34页 |
三 缺乏详细审理程序规定 | 第34页 |
四 忽略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权衡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构想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强化与其相关制度的区分与协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启动程序之完善 | 第37-39页 |
一 主体条件 | 第37页 |
二 适用条件 | 第37-38页 |
三 适用范围 | 第38页 |
四 担保制度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行为保全审理程序之完善 | 第39-42页 |
一 管辖法院 | 第39-40页 |
二 审查与执行 | 第40-42页 |
第四节 行为保全救济程序之完善 | 第42-45页 |
一 复议 | 第42-43页 |
二 解除 | 第43页 |
三 赔偿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