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本原理第11-17页
        1.2.1 半导体能量转化机理第11-14页
        1.2.2 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机理第14-17页
    1.3 光电催化水分解材料研究现状第17-25页
        1.3.1 光阴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光阳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8-25页
    1.4 选题思路与依据第25页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5-28页
        1.5.1 研究目标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第26页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6页
        1.5.4 创新点第26-28页
2 光阳极材料CuV_2O_6和Cu_2V_2O_7的合成及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第28-48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2 材料制备第30页
        2.2.3 材料表征第30-31页
        2.2.4 材料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测试第31-32页
        2.2.5 材料产氧法拉第效率测试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6页
        2.3.1 材料表征结果第32-36页
        2.3.2 材料光电催化性能第36-40页
        2.3.3 材料光吸收及电子性质第40-43页
        2.3.4 材料入射光转化为电流效率及光稳定性第43-45页
        2.3.5 材料产氧法拉第效率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氢气处理纳米钨酸铜光电化学性质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48-66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2页
        3.2.1 实验试剂第49-50页
        3.2.2 材料制备第50页
        3.2.3 氢气处理第50页
        3.2.4 材料表征第50页
        3.2.5 材料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测试第50-51页
        3.2.6 理论计算方法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3.3.1 材料表征结果第52-55页
        3.3.2 材料光吸收及电子性质第55-58页
        3.3.3 第一性原理计算电子结构第58-59页
        3.3.4 材料光电催化性能第59-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6页
4 纳米多孔BiVO_4薄膜材料制备及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第66-88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0页
        4.2.1 实验试剂第67页
        4.2.2 材料制备第67-68页
        4.2.3 材料表征第68-69页
        4.2.4 材料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测试第69-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5页
        4.3.1 材料表征结果第70-78页
        4.3.2 材料光吸收及电子性质第78-79页
        4.3.3 材料光电催化性能第79-84页
        4.3.4 材料电催化剂复合及入射光转化为电流效率第84-85页
    4.4 本章小结第85-8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8-92页
    5.1 结论第88-90页
    5.2 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0页
附录第110-111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111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1页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第111页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场与硫酸盐共存环境中水泥基材料的劣化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仿生毛细管电泳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