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4页 |
| 1.1.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1.2 实时毁伤仿真评估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1.2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 1.2.1 论文工作 | 第14-15页 |
| 1.2.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 第2章 毁伤数值的离线仿真计算 | 第17-25页 |
| 2.1 有限元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 | 第17-19页 |
| 2.1.1 有限元思想概述 | 第17-18页 |
| 2.1.2 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18-19页 |
| 2.2 破片侵彻的仿真计算 | 第19-23页 |
| 2.2.1 破片对目标的作用原理 | 第19-20页 |
| 2.2.2 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的处理 | 第20-23页 |
| 2.3 仿真结果的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存储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目标特征建模方法 | 第25-37页 |
| 3.1 基于结构树的目标构型模型建模方法 | 第25-28页 |
| 3.2 基于着色系统的目标功能模型建模方法 | 第28-32页 |
| 3.2.1 目标构型模型与功能模型的映射关系 | 第28-30页 |
| 3.2.2 目标模型结构的着色方法 | 第30-32页 |
| 3.3 目标特征模型的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存储 | 第32-34页 |
| 3.4 目标特征模型的解析与应用 | 第34-3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基于功能子系统的降阶态毁伤评估方法 | 第37-47页 |
| 4.1 武器毁伤评估方法的分析 | 第38-39页 |
| 4.1.1 物理毁伤分析 | 第38页 |
| 4.1.2 功能毁伤分析 | 第38-39页 |
| 4.2 基于“任务相关”原则的目标杀伤系统划分 | 第39-41页 |
| 4.3 目标功能子系统的DS(降阶态)值定义 | 第41-42页 |
| 4.4 目标子系统DS毁伤树的构建方法 | 第42-45页 |
| 4.4.1 DS毁伤树描述方式 | 第43-44页 |
| 4.4.2 DS毁伤树逻辑表达 | 第44-45页 |
| 4.5 DS毁伤概率计算 | 第45-4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战场仿真平台下目标毁伤的仿真算例 | 第47-58页 |
| 5.1 虚拟战场仿真平台架构 | 第47-51页 |
| 5.1.1 系统层次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 5.1.2 系统功能模块架构设计 | 第49-51页 |
| 5.2 毁伤仿真算例整体结构 | 第51-54页 |
| 5.2.1 毁伤仿真子系统架构设计 | 第51-52页 |
| 5.2.2 毁伤仿真算例设计 | 第52-54页 |
| 5.3 仿真效果评价 | 第54-5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58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