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小学公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吉林省扶余市S小学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第14页
        (二)公德教育第14-15页
        (三)小学公德教育第15页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调查第17-26页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17页
    二、S小学公德教育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7-26页
        (一)文明用语调查第17-18页
        (二)待人礼节调查第18页
        (三)助人为乐调查第18-20页
        (四)爱护公物调查第20-21页
        (五)遵纪守法和公共秩序调查第21-22页
        (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公德教育现状第22-26页
第三章 小学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一、传统公德教育观念受到挑战第26页
    二、理想主义的德育传统与现实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第26-27页
    三、当代社会“重私轻公”的德育理念的不良影响第27-28页
    四、德育评价体系存在“重知轻行”的现象第28-32页
        (一)学校教育方面第28-30页
        (二)家庭教育方面第30-31页
        (三)社会环境方面第31-32页
第四章 小学公德教育的有效对策第32-37页
    一、培养学生普遍主义的观念第32-33页
        (一)学会以平等的原则进行思考第32-33页
        (二)培养学生普遍主义的思维方式第33页
    二、完善公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规范学生的公德行为第33-34页
        (一)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建立公正适度的奖罚制度第33-34页
        (二)打破成绩量化模式,建立成长记录档案第34页
    三、发挥家庭教育在公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第34-35页
        (一)家长必须尽快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第34页
        (二)家长要注重自身公德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提高第34-35页
    四、营造良好的校外社会公德教育环境第35-37页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氛围第35页
        (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第35页
        (三)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法制化建设第35-37页
第五章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附录 1第42-44页
附录 2第44-45页
附录 3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曼谷周边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农村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镇赉县H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