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1.4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脑动脉瘤模型个性化研究 | 第19-27页 |
| 2.1 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数据 | 第19-20页 |
| 2.2 脑动脉瘤用相关软件简介 | 第20-22页 |
| 2.2.1 MIMICS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 2.2.2 Geomagic Studio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 2.2.3 UG软件介绍 | 第22页 |
| 2.3 三维实体建模过程 | 第22-26页 |
| 2.3.1 CT的扫描 | 第22-23页 |
| 2.3.2 CT图像 3D重构模型 | 第23-24页 |
| 2.3.3 动脉瘤的表面模型 | 第24-25页 |
| 2.3.4 动脉瘤的曲面模型 | 第25-26页 |
| 2.4 脑动脉瘤模型分析 | 第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血管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 第27-38页 |
| 3.1 支架的结构设计 | 第27-30页 |
| 3.1.1 H型支架的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 3.1.2 G型支架的结构设计 | 第29页 |
| 3.1.3 C型支架的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 3.2 支架的结构分析 | 第30-37页 |
| 3.2.1 支架的支撑力分析 | 第30-32页 |
| 3.2.2 支架的柔顺性分析 | 第32-34页 |
| 3.2.3 支架的表面覆盖率分析 | 第34页 |
| 3.2.4 支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34-3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血管支架置入脑动脉瘤的性能仿真分析 | 第38-54页 |
| 4.1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38-41页 |
| 4.1.1 血流动力学方程 | 第38-40页 |
| 4.1.2 血管壁的动力学方程 | 第40页 |
| 4.1.3 流固耦合动力学方程 | 第40-41页 |
| 4.2 流固耦合方法和耦合类型 | 第41页 |
| 4.3 流固耦合的模型 | 第41-42页 |
| 4.4 网格划分情况 | 第42-43页 |
| 4.5 初始、边界、耦合面条件设置 | 第43-44页 |
| 4.6 计算数值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 4.6.1 流速的分析 | 第44-47页 |
| 4.6.2 壁面切应力的分析 | 第47-50页 |
| 4.6.3 壁面压力的分析 | 第50-51页 |
| 4.7 实验数据的验证 | 第51-52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 5.1 总结 | 第54-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