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超声传感器铝壳频点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测量原理与总体测试框架设计第14-21页
    2.1 受迫振动和共振第14-15页
    2.2 外壳共振频率测量需求分析第15-16页
    2.3 测量方法分析比较第16-18页
        2.3.1 脉冲激励法第16-17页
        2.3.2 稳态扫描第17页
        2.3.3 动态扫描第17-18页
    2.4 共振频率测量系统框架第18-20页
        2.4.1 控制部分第19页
        2.4.2 激励部分第19页
        2.4.3 采样部分第19页
        2.4.4 测试夹具第19-20页
        2.4.5 超声换能器第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1-49页
    3.1 系统控制部分介绍第21-22页
    3.2 测量系统采样电路第22-41页
        3.2.1 模-数转化部分第22-35页
        3.2.2 信号调理第35-38页
        3.2.3 采集部分电源电路第38-41页
    3.3 测量系统激励电路第41-47页
        3.3.1 扫频信号源电路第41-46页
        3.3.2 功率放大器第46-47页
    3.4 硬件电路关键无源器件的选择第47页
    3.5 PCB与电磁兼容性设计第47-48页
    3.6 测试夹具第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第49-67页
    4.1 DSP的启动方式第49-51页
    4.2 AIS NOR BOOT模式第51页
    4.3 测量系统的初始化第51-56页
        4.3.1 DSP内部时钟结构及设置第51-53页
        4.3.2 DSP中断系统及其初始化第53-55页
        4.3.3 DSP电源管理第55-56页
    4.4 激励部分驱动第56-59页
        4.4.1 UPP原理及其设置第56-58页
        4.4.2 链接命令文件与波形数据定位第58-59页
    4.5 采样部分驱动第59-66页
        4.5.1 EMIFA接口时序分析第60-61页
        4.5.2 EMIFA接口驱动第61-62页
        4.5.3 定时器原理及其设置第62-64页
        4.5.4 EDMA3原理及其设置第64-66页
    4.6 其他外设驱动第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频域补偿与共振频率测量第67-79页
    5.1 激励信号分析及其频谱修正第67-70页
        5.1.1 线性调频信号的导出第67-68页
        5.1.2 线性调频信号频率修正第68-70页
    5.2 测量系统固有频率响应及其补偿第70-74页
        5.2.1 测量系统建模第70-71页
        5.2.2 系统固有频响分析第71-72页
        5.2.3 系统固有频响补偿第72-74页
    5.3 基于经验函数相关性分析的频率检测第74-78页
        5.3.1 课题前期实验调研与经验函数的获取第74-76页
        5.3.2 超声传感器外壳共振频率测量及数据处理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0页
    6.1 论文总结第79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管理人才评价研究
下一篇:3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