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背景 | 第7-10页 |
1.1.1 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的变化 | 第7-8页 |
1.1.2 三层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第8-10页 |
1.2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 第10-14页 |
1.2.1 计算机软件的变化 | 第10-11页 |
1.2.2 框架技术J2EE简介 | 第11-14页 |
1.3 WSBCC系统 | 第14-15页 |
1.4 论文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间件技术 | 第16-23页 |
2.1 中间件技术 | 第16-18页 |
2.2 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第18-19页 |
2.3 JSP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连接与实现 | 第19-23页 |
2.3.1 JSP技术 | 第19-20页 |
2.3.2 JSP与XML协同工作 | 第20-21页 |
2.3.3 JSP与数据库的连接 | 第21页 |
2.3.4 Servlet 与Applet的相互通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EJB技术 | 第23-42页 |
3.1 什么是EJB | 第23页 |
3.2 EJB 的组成 | 第23-24页 |
3.3 EJB的Home接口和Remote接口 | 第24页 |
3.4 EJB服务器与EJB容器 | 第24-27页 |
3.5 EJB对象和Home对象 | 第27-29页 |
3.6 EJB句柄 | 第29-30页 |
3.7 JavaBean | 第30-31页 |
3.8 EJB的调用 | 第31-32页 |
3.9 用EJB的好处 | 第32-33页 |
3.10 EJB的类型 | 第33-37页 |
3.10.1 EJB2.0包括那些Bean | 第33页 |
3.10.2 会话Bean的生命周期 | 第33-35页 |
3.10.3 实体Bean | 第35-37页 |
3.11 创建EJB | 第37-41页 |
3.11.1 定义接口和类 | 第37-39页 |
3.11.2 部署EJB | 第39页 |
3.11.3 编写客户代码 | 第39-41页 |
3.12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WSBCC中EJB应用 | 第42-71页 |
4.1 WSBCC的产生 | 第42-46页 |
4.1.1 WSBCC有价值的构思 | 第42-43页 |
4.1.2 WSBCC结构设计介绍 | 第43-45页 |
4.1.3 主要功能组件 | 第45-46页 |
4.2 WSBCC 中的EJB与其功能实现方法 | 第46-48页 |
4.2.1 外部定义转换为内部运行代码的机制 | 第46-47页 |
4.2.2 在WSBCC中的项目实例简介 | 第47-48页 |
4.3 项目实现 | 第48-69页 |
4.3.1 WSBCC中数据模型的作用和应用 | 第49-50页 |
4.3.2 数据元素的定义 | 第50页 |
4.3.3 上下文(context)的定义和context的层次结构 | 第50-52页 |
4.3.4 创建和定义数据格式(Formate) | 第52-53页 |
4.3.5 创建应用程序:操作Operations | 第53-56页 |
4.3.6 流引擎Flow Engine(自动机automation) | 第56-60页 |
4.3.7 为应用程序添加视图 | 第60-63页 |
4.3.8 通过桌面(desktop)启动取款操作 | 第63-65页 |
4.3.9 用HTML Client 启动操作 | 第65-69页 |
4.4 项目实现分析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 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