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北京市某公安分局取保候审适用概况 | 第8-14页 |
一、取保候审适用现状 | 第8-9页 |
二、取保候审适用特点 | 第9-14页 |
第二章 取保候审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14-24页 |
一、适用状况不理想 | 第14-16页 |
(一) 公安机关内部阻力 | 第14-15页 |
(二) 社会负面评价 | 第15-16页 |
二、程序规定不完善 | 第16-18页 |
(一) 申请程序不完善 | 第16-17页 |
(二) 决定程序不完善 | 第17-18页 |
(三) 适用条件过于笼统 | 第18页 |
三、适用中存在的困难 | 第18-22页 |
(一) 保证方式难以履行 | 第19页 |
(二) 部分案件适用困难 | 第19-21页 |
(三) 后期监管存在困难 | 第21-22页 |
四、违反规定处罚不力 | 第22-24页 |
(一) 对违规犯罪嫌疑人处罚力度较轻 | 第22-23页 |
(二) 对保证人处罚较为困难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的完善 | 第24-31页 |
一、转变执法理念、修正工作考核标准 | 第24-25页 |
(一) 转变执法理念 | 第24-25页 |
(二) 修正考核标准 | 第25页 |
二、完善取保候审程序,构建现代取保候审制度 | 第25-27页 |
(一) 完善取保候审申请程序 | 第25-26页 |
(二) 完善取保候审决定程序 | 第26-27页 |
(三) 完善取保候审的适用程序 | 第27页 |
三、丰富保证方式,加强后期监管 | 第27-29页 |
(一) 增强取保候审的可操作性,丰富保证方式 | 第27-28页 |
(二) 增加社会机构的辅助监管职能,完善后期监管方式 | 第28-29页 |
四、加大处罚力度,完善保证人责任 | 第29-31页 |
(一) 加强对违规犯罪嫌疑人的处罚 | 第29页 |
(二) 完善保证人责任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