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强制措施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8-14页 |
第一节 取保候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8-10页 |
一、取保候审适用对象限制过多 | 第8-9页 |
二、未对保证金的上限做出一定的限制 | 第9页 |
三、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规定不明确 | 第9页 |
四、取保候审后监督措施不力 | 第9-10页 |
五、不能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和退还保证金 | 第10页 |
第二节 监视居住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一、监视居住的规定缺乏现实适用性 | 第10-11页 |
二、监视居住场所的范围不够明确、具体 | 第11页 |
三、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规定不明确 | 第11-12页 |
第三节 逮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一、适用范围过大,逮捕率过高 | 第12页 |
二、对羁押期限的规定弹性过大 | 第12页 |
三、实践中常常出现一系列超期羁押的情形 | 第12-13页 |
四、缺乏司法救济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法定原则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强制措施的比例原则 | 第15页 |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原则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强制措施的人权保障原则 | 第16-17页 |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辩护原则 | 第17-18页 |
第六节 强制措施的司法救济原则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外相关刑事强制措施考察及启发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 | 第19-21页 |
一、美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 第19-20页 |
二、英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 | 第21-23页 |
一、日本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 第21-23页 |
二、德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 第23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的一般特点和启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取保候审措施的完善 | 第25-27页 |
一、扩大取保候审适用对象范围 | 第25页 |
二、对保证金数额必须明确规定其上限 | 第25-26页 |
三、对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进行界定 | 第26页 |
四、强化取保候审的约束力 | 第26页 |
五、建立司法审查和救济机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监视居住措施的完善 | 第27-28页 |
一、明确逃脱人员的刑事责任,增强监视居住的适应性 | 第27页 |
二、适当限制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 | 第27页 |
三、对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进行界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逮捕措施的完善 | 第28-30页 |
一、缩小逮捕的适用范围 | 第28页 |
二、建立程序性裁判机制 | 第28页 |
三、实现侦押分离制度 | 第28-29页 |
四、完善司法救济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