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新课程理念的呼唤 | 第8页 |
1.1.2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8-9页 |
1.1.3 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PBL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 第14-20页 |
2.1 PBL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2 PBL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 | 第15-17页 |
2.2.1 问题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2 师生角色 | 第16-17页 |
2.3 PBL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17-18页 |
2.3.1 以问题为起点 | 第17页 |
2.3.2 以学生为中心 | 第17页 |
2.3.3 注重合作学习 | 第17-18页 |
2.3.4 评价多元化 | 第18页 |
2.4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 第18-20页 |
3 PBL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 第20-32页 |
3.1 教学实践的总体设计 | 第20页 |
3.2 相关条件分析 | 第20页 |
3.3 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 第20-27页 |
3.3.1 准备工作 | 第20-22页 |
3.3.2 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分析 | 第22-27页 |
3.4 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27-31页 |
3.4.1 学生自我评价表分析 | 第27-28页 |
3.4.2 调查问卷分析 | 第28-29页 |
3.4.3 测试成绩分析 | 第29-30页 |
3.4.4 学生访谈分析 | 第30-31页 |
3.5 研究结论 | 第31-32页 |
3.5.1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1页 |
3.5.2 PBL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第31页 |
3.5.3 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 第31页 |
3.5.4 PBL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过程 | 第31-32页 |
4 反思与展望 | 第32-35页 |
4.1 反思 | 第32-34页 |
4.1.1 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 第32-33页 |
4.1.2 有效改善的措施 | 第33-34页 |
4.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1 | 第37-38页 |
附录 2 | 第38-39页 |
附录 3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