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4.1 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2 志愿服务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4.3 社会工作与志愿者联动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4 文献评述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大学生志愿者 | 第18页 |
2.1.2 志愿服务 | 第18页 |
2.1.3 志愿服务倦怠 | 第18-19页 |
2.1.4 小组工作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19页 |
2.2.2 认知理论 | 第19页 |
2.2.3 小组动力学理论 | 第19-20页 |
2.2.4 发展性模式 | 第20-21页 |
第3章 J 校志愿者志愿服务倦怠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1-27页 |
3.1 J 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 | 第21页 |
3.2 J 校志愿者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21-24页 |
3.3 J 校志愿者志愿服务倦怠问题表现与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第4章 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倦怠的小组工作方法介入 | 第27-45页 |
4.1 小组工作的筹备阶段 | 第27-30页 |
4.1.1 基于问卷调查的 J 校志愿者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4.1.2 小组工作目标的确定 | 第28-29页 |
4.1.3 小组组员的筛选 | 第29-30页 |
4.1.4 小组类型的界定 | 第30页 |
4.2 小组工作的介入阶段 | 第30-45页 |
4.2.1 小组初期 | 第31-37页 |
4.2.2 小组中期 | 第37-41页 |
4.2.3 小组后期 | 第41-45页 |
第5章 小组活动介入的评估与反思 | 第45-52页 |
5.1 小组活动介入评估 | 第45-48页 |
5.1.1 小组过程评估 | 第45-46页 |
5.1.2 小组效果评估 | 第46-48页 |
5.2 小组介入活动的反思 | 第48-5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