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活塞式压缩机常见负荷调节方式 | 第11-14页 |
1.3.1 旁通返回调节 | 第12页 |
1.3.2 转速调节 | 第12页 |
1.3.3 余隙容积调节 | 第12-13页 |
1.3.4 全行程压开吸气阀调节 | 第13页 |
1.3.5 部分行程压开吸气阀调节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4-17页 |
1.4.1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1.4.2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氢气压缩机组运行状况分析 | 第18-27页 |
2.1 氢气压缩机组简介 | 第18-19页 |
2.2 现有负荷调节方式 | 第19-21页 |
2.2.1 全行程压开吸气阀调节 | 第19-21页 |
2.2.2 旁通返回调节 | 第21页 |
2.3 氢气压缩机组运行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 第21-26页 |
2.3.1 机组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压缩机组节能降耗潜力分析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气量无级调节技术原理研究与分析 | 第27-43页 |
3.1 活塞式压缩机气阀概述 | 第27-29页 |
3.1.1 气阀结构简介 | 第27-28页 |
3.1.2 气阀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3.2 气阀技术参数的定义及计算 | 第29-33页 |
3.2.1 压力损失 | 第29-30页 |
3.2.2 通流面积分析计算 | 第30-31页 |
3.2.3 压叉顶推力分析与计算 | 第31-33页 |
3.3 气量无级调节工作过程分析 | 第33-40页 |
3.3.1 活塞式压缩机动力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3.2 活塞式压缩机工作过程分析 | 第34-37页 |
3.3.3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排气流量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37-40页 |
3.4 氢气压缩机组曲柄转角与排气量对应关系研究 | 第40-42页 |
3.4.1 机组关键技术参数介绍 | 第40-41页 |
3.4.2 曲柄转角与排气量对应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压缩机气量无级调节系统设计 | 第43-55页 |
4.1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3-48页 |
4.1.1 压开吸气阀执行机构作用方式选择 | 第43-44页 |
4.1.2 曲柄旋转角度信号检测方式选择 | 第44-45页 |
4.1.3 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45-48页 |
4.2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 第48-50页 |
4.3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结构设计 | 第50-54页 |
4.3.1 液压执行机构设计 | 第50-52页 |
4.3.2 中间接口单元 | 第52-53页 |
4.3.3 外止点传感器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压缩机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应用 | 第55-62页 |
5.1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安装情况介绍 | 第55-56页 |
5.2 气量无级调节系统运行与效益分析 | 第56-61页 |
5.2.1 运行状况分析 | 第56-59页 |
5.2.2 节能效果计算与分析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