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新课改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需求 | 第8页 |
1.1.2 生物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 | 第8-9页 |
1.1.3 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需求 | 第9-10页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页 |
1.2.1 “3+”教学模式 | 第10页 |
1.2.2 洛川县中学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及创新性 | 第11-14页 |
1.4.1 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及创新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3+”教学模式的概况 | 第14-21页 |
2.1 “3+”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页 |
2.2 “3+”教学模式的内容 | 第14-17页 |
2.3 “3+”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3.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7页 |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8页 |
2.3.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8页 |
2.3.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18-19页 |
2.4 “3+”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3+”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21-32页 |
3.1 课前预习卡、课堂训练卡、课后强化卡案例展示 | 第21-26页 |
3.2 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 第26-30页 |
3.3 教学反思 | 第30-32页 |
第四章 “3+”教学模式的应用实验 | 第32-40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4.2 实验对象 | 第32页 |
4.3 实验方式 | 第32-33页 |
4.3.1 试卷测验法 | 第32-33页 |
4.3.2 积分记录法 | 第33页 |
4.3.3 问卷调查法 | 第33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40页 |
4.4.1 试卷测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3-35页 |
4.4.2 积分记录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36页 |
4.4.3 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41页 |
5.2 反思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