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的方法和流程 | 第8-9页 |
(四)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9页 |
二、校本教研管理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外校本教研概况 | 第9-10页 |
(二) 我国校本教研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三) 校本教研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校本教研管理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一) 校本教研 | 第14页 |
(二) 校本教研管理 | 第14页 |
(三) 校本研修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某市郊中学原有校本教研管理状况 | 第15-19页 |
一、某市郊中学的基本情况及校本教研情况调研 | 第15-16页 |
(一) 某市郊中学原有校本教研活动情况调研 | 第15页 |
(二) 某市郊校本教研情况调研 | 第15-16页 |
二、与校本教研管理有关的制度 | 第16-19页 |
(一) 校长岗位责任制度 | 第16页 |
(二) 业务副校长工作职责 | 第16页 |
(三) 教导主任职责 | 第16-17页 |
(四) 教研组长职责 | 第17页 |
(五) 学科组长职责 | 第17-18页 |
(六)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原有校本教研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9-22页 |
一、制度制定欠周全 | 第19页 |
二、制度执行缺少监督 | 第19-20页 |
三、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校本教研管理改革的启动 | 第22-26页 |
一、"五严规定"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 第22-23页 |
二、绩效工资的改革,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 第23页 |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启动校本教研管理改革 | 第23-24页 |
四、重视校本教研管理的现实意义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校本教研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一) | 第26-40页 |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成立校本教研领导机构 | 第26-28页 |
(一)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 第26-27页 |
(二) 成立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三) 充分发挥教科室的管理职能 | 第28页 |
二、开设校本课程 | 第28-30页 |
(一) 开设校本课程的前期工作 | 第28-29页 |
(二) 开设校本课程 | 第29页 |
(三) 校本课程取得的成果 | 第29-30页 |
三、改进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 第30-40页 |
(一) 优化组织机构,重新整合学科组 | 第30页 |
(二) 确定学科组活动时间和要求 | 第30-31页 |
(三)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走上同伴互助的轨道 | 第31-33页 |
(四) 市、区、校三级组织校本研修,专业引领促进校本教研 | 第33-34页 |
(五) 重视教师的反思,抓好读书活动的过程管理 | 第34-35页 |
(六) 领导发挥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借助外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35-36页 |
(七) 制度详实的校本教研计划 | 第36-37页 |
(八) 规范外出学习要求,做到学有所长 | 第37-40页 |
第五章 校本教研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二) | 第40-44页 |
一、制定课题制度 | 第40-41页 |
(一) 区级课题制度 | 第40页 |
(二) 制定校本课题制度 | 第40-41页 |
二、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 | 第41-44页 |
(一) 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成果举例 | 第41页 |
(二) 英语学科课题举例 | 第41-42页 |
(三) 德育方面问题讨论研究 | 第42-43页 |
(四) 学校课题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7页 |
附录1 | 第48-49页 |
附录2 | 第49-53页 |
附录3 | 第53-54页 |
附录4 | 第54-55页 |
附录5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