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讨--以青岛啤酒为例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第14-16页
        1.2.2 关于渠道管理的研究第16-17页
        1.2.3 关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第17-19页
        1.2.4 文献述评第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0-22页
2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概述第22-31页
    2.1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项目分类第22-24页
        2.1.1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第22-23页
        2.1.2 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第23-24页
    2.2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第24-26页
        2.2.1 采购渠道注重供应商关系管理第24页
        2.2.2 生产渠道采用精益生产第24-25页
        2.2.3 销售渠道采用多渠道的分销模式第25-26页
        2.2.4 理财活动合理权衡企业风险与收益第26页
    2.3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优点第26-28页
        2.3.1 从整体视角优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第26-27页
        2.3.2 与业务流程结合更紧密第27页
        2.3.3 建立更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第27-28页
        2.3.4 增强企业竞争力第28页
    2.4 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第28-31页
        2.4.1 渠道关系理论第28-29页
        2.4.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第29-30页
        2.4.3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30-31页
3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第31-40页
    3.1 青岛啤酒背景介绍第31-35页
        3.1.1 青岛啤酒基本情况介绍第31-32页
        3.1.2 青岛啤酒经营和财务状况第32-35页
    3.2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总体策略第35-37页
        3.2.1 采取激进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第35-36页
        3.2.2 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第36-37页
        3.2.3 与渠道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第37页
    3.3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具体措施第37-40页
        3.3.1 采购渠道利用商业信用延迟付款第37-38页
        3.3.2 生产渠道通过研发新技术减少在产品资金占用第38-39页
        3.3.3 销售渠道采用多渠道分销模式及严格的信用政策第39页
        3.3.4 理财活动通过成立财务公司对公司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第39-40页
4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0-45页
    4.1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4.1.1 原材料、周转材料资金占用严重第40页
        4.1.2 采购环节未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第40-41页
        4.1.3 严苛的信用政策削弱了企业营运能力第41-42页
        4.1.4 大量闲置的货币资金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第42-43页
    4.2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3-45页
        4.2.1 规模化的采购模式导致原材料、周转材料积压第43页
        4.2.2 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第43页
        4.2.3 管理层过于重视防范信用风险忽视客户关系第43-44页
        4.2.4 管理层想要获取更多的现金支配权第44-45页
5 青岛啤酒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建议第45-50页
    5.1 降低采购材料的资金占用第45-46页
        5.1.1 逐步建立起订单驱动型采购模式第45页
        5.1.2 提高周转材料周转速度第45-46页
    5.2 合理利用商业信用第46-47页
        5.2.1 合理权衡商业信用筹资的收益与风险第46-47页
        5.2.2 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第47页
    5.3 适当放宽信用政策第47-49页
        5.3.1 建立客户资信档案第47-48页
        5.3.2 确定合理信用额度第48-49页
    5.4 加强对闲置资金的利用第49-50页
        5.4.1 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研发、改进生产第49页
        5.4.2 利用闲置资金投资上游企业,稳固与供应商关系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地集团变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财务效应分析
下一篇:换股吸收合并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分析--以新城控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