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1 前言 | 第16-17页 |
2 动物肌肉组织形成机理概述 | 第17-22页 |
2.1 肌肉的定义与分类 | 第17-18页 |
2.2 肌肉组织的发育来源与骨骼肌细胞形成 | 第18-22页 |
2.2.1 肌肉组织的发育来源 | 第18-19页 |
2.2.2 骨骼肌细胞形成 | 第19页 |
2.2.3 骨骼肌细胞形成的调控 | 第19-22页 |
3 成肌分化与肌纤维类型转变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 第22-33页 |
3.1 成肌分化过程及其调控 | 第22-29页 |
3.1.1 成肌分化的起始 | 第22-23页 |
3.1.2 成肌分化与细胞周期 | 第23-24页 |
3.1.3 成肌分化过程的调控 | 第24-29页 |
3.2 肌纤维类型转化及其调控 | 第29-33页 |
3.2.1 肌纤维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之间的转化 | 第29-31页 |
3.2.2 肌纤维类型转化的调控 | 第31-33页 |
4 FGF21基因研究进展 | 第33-38页 |
4.1 FGF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 | 第33-35页 |
4.2 FGF2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35-38页 |
4.2.1 FGF21基因在能量代谢方面的研究 | 第35-36页 |
4.2.2 FGF21基因对心脏和血管作用的研究 | 第36-37页 |
4.2.3 FGF21基因在肌肉发育与线粒体肌病方面的研究 | 第37-38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0-7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45页 |
1.1 细胞系 | 第40页 |
1.2 载体 | 第40页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1.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41-43页 |
1.5 常用试剂及其配置 | 第43-45页 |
1.6 主要生物学软件及网站 | 第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77页 |
2.1 FGF2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5-54页 |
2.1.1 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解冻 | 第45-46页 |
2.1.2 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传代培养 | 第46页 |
2.1.3 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冻存 | 第46-47页 |
2.1.4 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成肌分化 | 第47-48页 |
2.1.5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48-49页 |
2.1.6 单链cDNA的合成 | 第49页 |
2.1.7 猪骨骼肌肌卫星细胞cDNA | 第49页 |
2.1.8 实时定量PCR | 第49-51页 |
2.1.9 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 | 第51页 |
2.1.10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51-53页 |
2.1.11 FGF21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 | 第53-54页 |
2.2 小鼠FGF21基因的超表达 | 第54-61页 |
2.2.1 小鼠FGF21基因全长CDS序列的PCR扩增 | 第54-55页 |
2.2.2 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及回收 | 第55-56页 |
2.2.3 回收的DNA片段的TA克隆与转化 | 第56页 |
2.2.4 TA阳性克隆的筛选检测与测序 | 第56-57页 |
2.2.5 含目的基因的T载体的质粒提取 | 第57页 |
2.2.6 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59页 |
2.2.7 质粒的双酶切验证 | 第59-60页 |
2.2.8 含小鼠FGF21基因CDS序列的质粒的瞬时转染 | 第60页 |
2.2.9 超表达小鼠FGF21基因的稳定细胞系的筛选 | 第60-61页 |
2.3 小鼠FGF21基因的干扰 | 第61-62页 |
2.4 FGF21转基因小鼠个体实验 | 第62-65页 |
2.4.1 FGF2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 | 第62-64页 |
2.4.2 小鼠腓肠肌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第64-65页 |
2.4.3 小鼠腓肠肌免疫荧光染色 | 第65页 |
2.5 小鼠FGF2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鉴定 | 第65-67页 |
2.5.1 小鼠FGF21基因 5’侧翼序列的克隆 | 第65-66页 |
2.5.2 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缺失片段的克隆 | 第66页 |
2.5.3 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片段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第66-67页 |
2.6 小鼠FGF2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鉴定 | 第67-72页 |
2.6.1 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的预测 | 第67页 |
2.6.2 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67-68页 |
2.6.3 电泳迁移率实验 | 第68-72页 |
2.7 转录因子MyoD对小鼠FGF21基因的调控 | 第72-73页 |
2.7.1 转录因子Myo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72页 |
2.7.2 转录因子MyoD超表达与干扰试验 | 第72-73页 |
2.7.3 转录因子MyoD和小鼠FGF21基因核心启动子片段共表达 | 第73页 |
2.7.4 转录因子MyoD干扰片段和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片段共转染 | 第73页 |
2.8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73-74页 |
2.9 AMPK激活剂和抑制剂处理FGF21基因超表达细胞 | 第74页 |
2.10 小鼠FGF21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74-76页 |
2.1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76-7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77-111页 |
1 FGF21基因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77-80页 |
1.1 小鼠FGF21基因mRNA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77-78页 |
1.2 小鼠FGF21胞内蛋白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78页 |
1.3 小鼠FGF21分泌蛋白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78-79页 |
1.4 猪FGF21基因在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的表达模式 | 第79-80页 |
2 小鼠FGF21基因超表达试验 | 第80-86页 |
2.1 超表达小鼠FGF21基因CDS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0页 |
2.2 超表达FGF21基因对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 | 第80-83页 |
2.2.1 超表达FGF21基因影响成肌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80-82页 |
2.2.2 超表达小鼠FGF21基因影响肌细胞分化表型 | 第82-83页 |
2.3 超表达FGF21基因对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 第83-84页 |
2.4 超表达FGF21基因对细胞能量代谢作用的影响 | 第84-86页 |
3 小鼠FGF21基因干扰试验 | 第86-92页 |
3.1 小鼠FGF21基因干扰效果的定量分析 | 第86页 |
3.2 干扰FGF21基因对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 | 第86-89页 |
3.2.1 干扰FGF21基因对成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6-88页 |
3.2.2 干扰FGF21基因对细胞成肌分化表型的影响 | 第88-89页 |
3.3 干扰FGF21基因对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 第89-91页 |
3.4 干扰FGF21基因对细胞有氧氧化的影响 | 第91-92页 |
4 FGF21转基因小鼠个体实验 | 第92-95页 |
4.1 FGF2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 | 第92-93页 |
4.2 FGF21基因影响小鼠个体大小和肌肉组织大小 | 第93-94页 |
4.3 FGF21基因影响小鼠肌纤维组成 | 第94-95页 |
5 小鼠FGF2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 | 第95-104页 |
5.1 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 第95-97页 |
5.2 转录因子MyoD与小鼠FGF21基因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97页 |
5.3 转录因子MyoD对小鼠FGF21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97-99页 |
5.3.1 转录因子MyoD超表达实验 | 第97-98页 |
5.3.2 转录因子MyoD干扰实验 | 第98-99页 |
5.4 转录因子MyoD对小鼠FGF21基因的转录调控 | 第99-104页 |
5.4.1 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缺失载体的构建 | 第99-100页 |
5.4.2 小鼠FGF21基因启动子缺失片段在不同细胞系中的活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5.4.3 FGF21基因启动子核心片段与MyoD超表达载体及MyoD干扰片段的共转染实验 | 第102-103页 |
5.4.4 应用EMSA实验验证转录因子MyoD与FGF21启动子预测位点的结合 | 第103-104页 |
6 FGF21调控肌纤维类型的机理研究 | 第104-108页 |
7 FGF21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11-119页 |
1 FGF21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 | 第111-112页 |
2 FGF21基因促进成肌分化的分析 | 第112-113页 |
3 FGF21基因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 | 第113-114页 |
4 转录因子MyoD对FGF21基因转录调控的分析 | 第114-115页 |
5 FGF21调控肌纤维类型通路的分析 | 第115-117页 |
6 FGF21基因影响细胞周期的分析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9-121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9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20页 |
4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