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休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立题依据及价值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背景与渊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背景 | 第15-17页 |
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 第15-16页 |
二、日益深化的生态运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渊源 | 第17-21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第17-19页 |
二、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42页 |
第一节 生态问题与人类中心主义 | 第21-25页 |
一、生态问题的重新界定和分类 | 第21-23页 |
二、马克思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拓展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双向关系 | 第25-31页 |
一、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自然极限的相对性 | 第25-28页 |
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生态依赖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辩护 | 第31-36页 |
一、生产力的发展不等于技术的发展 | 第31-32页 |
二、技术的发展与生态问题没有必然关系 | 第32-33页 |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发展与生态问题没有必然关系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对马克思主义人类需要理论的辩护 | 第36-42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类需要理论 | 第36-37页 |
二、马克思主义人类需要理论面临的挑战 | 第37-38页 |
三、马克思主义人类需要理论的生态内涵 | 第38-42页 |
第三章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评价 | 第42-53页 |
第一节 休斯与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比较研究 | 第42-44页 |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蕴含生态意识的比较 | 第42-43页 |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比较 | 第43-44页 |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坚持控制自然的比较 | 第44页 |
第二节 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第44-53页 |
一、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 第44-48页 |
二、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 第48-50页 |
三、休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