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实体经济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含义 | 第22页 |
2.1.3 公共政策的含义 | 第22-23页 |
2.1.4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 第23页 |
2.2 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理论 | 第23-25页 |
2.2.1 政府干预论 | 第23页 |
2.2.2 政策供需机制 | 第23页 |
2.2.3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安徽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概述 | 第25-28页 |
3.1 设立续贷过桥资金 | 第25页 |
3.2 开展"税融通"业务 | 第25-26页 |
3.3 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 | 第26页 |
3.4 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发展试点 | 第26-28页 |
3.4.1 基金来源渠道 | 第26-27页 |
3.4.2 基金运作方式 | 第27页 |
3.4.3 严格基金扶持范围 | 第27-28页 |
第4章 安徽省南陵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第28-37页 |
4.1 安徽省南陵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4.1.1 执行税融通担保业务 | 第28-30页 |
4.1.2 设立续贷过桥资金 | 第30-32页 |
4.1.3 建立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 第32-33页 |
4.1.4 开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工作 | 第33-34页 |
4.2 安徽省南陵县中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2.1 中小微企业方面 | 第34-35页 |
4.2.2 银行方面 | 第35页 |
4.2.3 政策执行方面 | 第35-37页 |
第5章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 第37-42页 |
5.1 上海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 | 第37-39页 |
5.1.1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 第37-38页 |
5.1.2 上海银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第38-39页 |
5.2 国外发达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 | 第39-42页 |
5.2.1 国外扶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措施 | 第39-40页 |
5.2.2 国外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措施 | 第40页 |
5.2.3 政府帮助中小企业创新的专用资金 | 第40-42页 |
第6章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的对策 | 第42-46页 |
6.1 政府扶持引导方面 | 第42-43页 |
6.1.1 结合中小微企业自身特性,制定针对性措施,壮大中小微企业 | 第42页 |
6.1.2 整合地方财政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 第42-43页 |
6.1.3 引导企业量力而行,促进小微企业稳步发展 | 第43页 |
6.1.4 千方百计降低小微企业运营成本 | 第43页 |
6.2 政策执行有效性方面 | 第43-44页 |
6.2.1 加大对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 第43页 |
6.2.2 加快推进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第43-44页 |
6.3 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 | 第44页 |
6.3.1 加快融资方式改革,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体系 | 第44页 |
6.3.2 完善融资服务市场,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 第44页 |
6.4 企业自身方面 | 第44-46页 |
6.4.1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降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 | 第44-45页 |
6.4.2 加强企业自身诚信建设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