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丁基锡和苯基锡在鲤鱼和金鱼藻体内的富集和代谢机制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4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7页
    1.1 有机锡的性质、来源、分布及危害第15-22页
        1.1.1 有机锡的理化特性 第15-16页
        1.1.2 环境中有机锡的来源第16-21页
        1.1.4 有机锡的危害第21-22页
    1.2 有机锡的环境行为研究现状第22-30页
        1.2.1 有机锡的吸附行为第22-24页
        1.2.2 有机锡的生物积累第24-28页
        1.2.3 有机锡的降解第28-30页
    1.3 有机锡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30-38页
        1.3.1 样品预处理方法第31-35页
        1.3.3 有机锡的衍生化技术第35-36页
        1.3.4 有机锡的检测技术第36-38页
    1.4 生物富集和代谢第38-45页
        1.4.1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的概念第38-39页
        1.4.2 BCF值的测定方法第39-40页
        1.4.3 BCF值估算法第40-42页
        1.4.4 生物富集模型第42-43页
        1.4.5 生物降解第43-44页
        1.4.6 污染物排出模型第44-45页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第45-47页
        1.5.1 选题依据第45页
        1.5.2 研究目的、意义第45页
        1.5.3 特色及创新点第45-46页
        1.5.4 主要研究内容第46-47页
第二章 GC-MS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有机锡第47-60页
    2.1 引言第47-48页
    2.2 实验试剂、仪器和材料第48-50页
        2.2.1 试剂第48页
        2.2.2 仪器设备第48页
        2.2.3 溶液配制第48-49页
        2.2.4 生物样品第49-50页
    2.3 实验过程第50页
        2.3.1 生物干样制备第50页
        2.3.2 生物干样加标OTCs第50页
        2.3.3 生物累积OTCs第50页
    2.4 分析过程第50-52页
        2.4.1 样品OTCs的提取第50-51页
        2.4.2 OTCs的衍生和萃取第51页
        2.4.3 GC-MS参数第51-52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2.5.1 pH对OTCs衍生化的影响第52-53页
        2.5.2 衍生和萃取时问的影响第53-54页
        2.5.3 生物样品OTCs提取条件第54-57页
        2.5.4 实际鱼样富集OTCs酸碱提取法比较第57-58页
        2.5.5 线性范围第58-59页
    2.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鲤鱼对有机锡化合物的吸附和富集行为研究第60-77页
    3.1 引言第60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3.2.1 化学试剂第61页
        3.2.2 实验仪器第61-62页
        3.2.3 生物鱼样第62页
        3.2.4 溶液配制第62页
    3.3 实验过程第62-65页
        3.3.1 鱼样含水率测定第62-63页
        3.3.2 鱼样类脂含量测定第63页
        3.3.3 鱼样吸附实验第63-64页
        3.3.4 鱼动态富集实验第64-65页
        3.3.5 鱼静态富集实验第65页
    3.4 分析过程第65-66页
        3.4.1 鱼样OTCs的酸提取第65页
        3.4.2 鱼样OTCs的衍生和萃取第65-66页
        3.4.3 水样OTCs的衍生和萃取第66页
        3.4.4 GC-MS参数第66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66-76页
        3.5.1 生物样品及有机锡理化性质第66-67页
        3.5.2 TBT和TPT吸附行为第67-69页
        3.5.3 鱼对TBT和TPT的动态富集动力学第69-70页
        3.5.4 鱼对TBT和TPT的静态富集动力学第70-72页
        3.5.5 富集模型第72-74页
        3.5.6 有机锡在鱼体上的吸附与富集的关系第74-75页
        3.5.7 有机锡在鱼体中的分布第75-76页
    3.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金鱼藻对有机锡化合物的吸附和富集第77-92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4.2.1 化学试剂第77-78页
        4.2.2 实验仪器第78页
        4.2.3 金鱼藻第78-79页
        4.2.4 溶液配制第79页
    4.3 实验过程第79-81页
        4.3.1 金鱼藻含水率测定第79页
        4.3.2 金鱼藻类脂含量测定第79页
        4.3.3 干样吸附实验第79-80页
        4.3.4 动态富集实验第80页
        4.3.5 静态富集实验第80-81页
        4.3.6 pH影响下TBT的富集动力学第81页
    4.4 分析过程第81页
        4.4.1 金鱼藻样OTCs的提取、衍生和萃取第81页
        4.4.2 水样OTCs的衍牛和萃取第81页
        4.4.3 GC-MS分析条件第81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81-91页
        4.5.1 生物样品及有机锡理化性质第81-82页
        4.5.2 TBT和TPT吸附行为第82-84页
        4.5.3 动态富集动力学第84-85页
        4.5.4 静态富集动力学第85-86页
        4.5.5 TBT和TPT的富集模型第86-88页
        4.5.6 吸附与富集的关系第88-89页
        4.5.7 pH对TBT的富集影响第89-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有机锡在鲤鱼和金鱼藻上的代谢途径及机制第92-109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5.2.1 化学试剂第93页
        5.2.2 实验仪器第93页
        5.2.3 生物样第93-94页
        5.2.4 溶液配制第94页
    5.3 实验过程第94-96页
        5.3.1 DBT和DPT的富集动力学第94-95页
        5.3.2 鲤鱼体内有机锡消除动力学第95页
        5.3.3 金鱼藻体内有机锡消除动力学第95-96页
        5.3.4 金鱼藻粗酶液提取第96页
        5.3.5 粗酶对TBT和TPT的降解第96页
    5.4 分析过程第96-98页
        5.4.1 OTCs分析方法第96页
        5.4.2 总锡的分析第96-98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98-107页
        5.5.1 DBT和DPT的动态富集动力学第98-99页
        5.5.2 有机锡在鲤鱼上消除动力学第99-102页
        5.5.3 有机锡在金鱼藻上消除动力学第102-105页
        5.5.4 金鱼藻对有机锡的降解路径及机理第105-107页
    5.6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109-113页
    6.1 结论第109-111页
    6.2 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6页
附录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oDeNOx体系中Fe(EDTA)和Fe(EDTA)-NO的生物还原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下一篇:氧离子注入超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电学性能及n型导电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