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清单 | 第13-14页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再制造工程概述 | 第16-21页 |
1.2.1 再制造的内涵 | 第16-19页 |
1.2.2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 | 第19-20页 |
1.2.3 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 | 第20-21页 |
1.3 再制造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本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 论文的结构体系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曲轴的再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 第26-35页 |
2.1 废旧曲轴主要缺陷及再制造修复技术 | 第26-29页 |
2.1.1 废旧曲轴主要缺陷 | 第26-27页 |
2.1.2 曲轴修复常用的再制造技术 | 第27-29页 |
2.2 曲轴再制造质量控制概述 | 第29-30页 |
2.3 曲轴再制造加工过程质量控难点分析 | 第30-34页 |
2.3.1 再制造加工过程内涵的界定及其特点 | 第30-33页 |
2.3.2 再制造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和面临的难题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曲轴再制造加工质量控制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 第35-45页 |
3.1 曲轴再制造加工质量控制系统框架及体系结构 | 第35-38页 |
3.1.1 实时信息驱动的再制造加工质量控制系统框架 | 第35-37页 |
3.1.2 实时信息驱动的加工质量控制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3.2 质量控制系统的关键使能技术 | 第38-44页 |
3.2.1 多源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及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38-40页 |
3.2.2 曲轴再制造工序间相互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40-42页 |
3.2.3 基于多元非线性拟合的质量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 | 第42-43页 |
3.2.4 再制造曲轴加工专家知识系统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多元非线性拟合的质量分析和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第45-57页 |
4.1 再制造的质量控制参数对再制造曲轴性能的影响和不确定性测度模型 | 第45-48页 |
4.1.1 影响再制造曲轴径向跳动的质量控制参数分析 | 第46-47页 |
4.1.2 主轴颈圆度不确定度和弯曲度不确定度的测度模型 | 第47-48页 |
4.2 再制造曲轴不确定度对曲轴径向跳动影响的的多元非线性映射模型 | 第48-50页 |
4.2.1 多元非线性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页 |
4.2.2 多元非线性模型的相关基本定义 | 第48-50页 |
4.2.3 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50页 |
4.3 多元非线性模型用于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的实例验证 | 第50-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再制造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原型系统 | 第57-63页 |
5.1 系统的软件架构 | 第57页 |
5.2 系统的硬件架构 | 第57-58页 |
5.3 原型系统展示 | 第58-61页 |
5.3.1 加工方案指导模块 | 第58-59页 |
5.3.2 工序加工指导模块 | 第59-60页 |
5.3.3 工序质量监控与诊断 | 第60-61页 |
5.3.4 质量追溯查询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