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 2.1 银行危机的概念基础 | 第14-18页 |
| 2.1.1 银行危机的界定 | 第14页 |
| 2.1.2 银行危机指标 | 第14-16页 |
| 2.1.3 银行危机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2.2 商业银行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18-23页 |
| 2.2.1 商业银行危机的内部成因 | 第18-21页 |
| 2.2.2 商业银行危机的外部成因 | 第21-23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3-33页 |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3-25页 |
| 3.2 指标选取 | 第25-30页 |
|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5-26页 |
| 3.2.2 分析指标的说明 | 第26-30页 |
| 3.3 构建基于SEM法的银行危机宏观因素诱发路径识别模型 | 第30-33页 |
| 3.3.1 SEM法的选用依据 | 第30-31页 |
| 3.3.2 选用SEM原因说明 | 第31-33页 |
| 4 实证研究 | 第33-44页 |
| 4.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描述 | 第34-35页 |
| 4.2 指标信度和效度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4.2.1 信度结果分析 | 第35页 |
| 4.2.2 效度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4.3 银行危机宏观因素诱发路径识别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 4.4 银行危机宏观因素诱发路径识别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8-44页 |
| 4.4.1 实证结果 | 第38-40页 |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5 结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