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我国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概述 | 第14-25页 |
2.1 电子商务简介 | 第14-18页 |
2.1.1 电子商务定义 | 第14-15页 |
2.1.2 电子商务特点 | 第15-16页 |
2.1.3 电子商务分类 | 第16-18页 |
2.2 我国B2C电子商务网站简介 | 第18-20页 |
2.2.1 电子商务网站简介 | 第18页 |
2.2.2 我国B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2.2.3 我国B2C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 | 第19-20页 |
2.3 我国知名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简介 | 第20-25页 |
2.3.1 卓越亚马逊网站 | 第20-21页 |
2.3.2 当当网 | 第21-22页 |
2.3.3 京东商城 | 第22-23页 |
2.3.4 红孩子网站 | 第23-24页 |
2.3.5 麦网 | 第24-25页 |
第3章 网站可用性评价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5-31页 |
3.1 可用性及网站可用性含义 | 第25-26页 |
3.1.1 可用性的含义 | 第25页 |
3.1.2 网站可用性含义 | 第25-26页 |
3.1.3 电子商务网站的可用性含义 | 第26页 |
3.2 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3.2.1 国外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 | 第26-28页 |
3.2.2 国内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 | 第28页 |
3.3 网站可用性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3.3.1 可用性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3.3.2 网站可用性评价方法 | 第29-31页 |
第4章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评价模型 | 第31-48页 |
4.1 可用性评价指标建立的主要依据 | 第31-33页 |
4.1.1 现有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第31页 |
4.1.2 微软可用性指南 | 第31-33页 |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3-34页 |
4.3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39页 |
4.3.1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指标 | 第34-36页 |
4.3.2 评价指标含义 | 第36-39页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6页 |
4.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9-43页 |
4.4.2 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权重 | 第43-46页 |
4.5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评价数据获取方法 | 第46-48页 |
4.5.1 问卷调查法 | 第46页 |
4.5.2 问卷设计 | 第46-48页 |
第5章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评价 | 第48-60页 |
5.1 知名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调查 | 第48-49页 |
5.2 调查数据处理 | 第49-54页 |
5.2.1 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 第49-53页 |
5.2.2 网站可用性评价的统计结果 | 第53-54页 |
5.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5.3.1 网站内容 | 第55-56页 |
5.3.2 网站易使用性 | 第56页 |
5.3.3 网站技术 | 第56-57页 |
5.3.4 网站服务 | 第57页 |
5.3.5 网站促销 | 第57-58页 |
5.3.6 情感因素 | 第58页 |
5.4 百货类B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改善建议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6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