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社会发展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现代数学教学的理念背景 | 第9-10页 |
1.1.3 教学实际的需要 | 第10-12页 |
1.1.3.1 江苏数学高考的基本要求 | 第10-11页 |
1.1.3.2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价值 | 第12-14页 |
1.2.1 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2.2 促进高三文科生的数学学习 | 第13页 |
1.2.3 促进数学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关于合作学习的综述 | 第14-17页 |
2.1.1 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14-15页 |
2.1.2 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1.3 国内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2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内涵 | 第17页 |
2.3 高中文科生的界定 | 第17页 |
2.4 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 第17-19页 |
2.5 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5.1 罗杰斯的“学生中心”理论 | 第19页 |
2.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5.3 社会心理学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高三文科数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 第22-40页 |
3.1 文科生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目的 | 第22页 |
3.2 教学实践的假设 | 第22页 |
3.3 教学对象 | 第22页 |
3.4 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 第22-40页 |
3.4.1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第22-24页 |
3.4.2 传授合作技能,培养合作意识 | 第24-28页 |
3.4.3 创设问题情境,把握合作时机 | 第28-31页 |
3.4.4 独立思考与多向合作相结合 | 第31-34页 |
3.4.5 引导与调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第34-38页 |
3.4.6 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 第38-40页 |
第4章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调节与监控 | 第40-42页 |
4.1 学生问卷调查 | 第40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40页 |
4.1.2 样本构成 | 第40页 |
4.1.3 问卷预测 | 第40页 |
4.2 课堂观察 | 第40-41页 |
4.3 学生访谈 | 第41-42页 |
4.3.1 访谈目的 | 第41页 |
4.3.2 访谈对象及提纲设计 | 第41-42页 |
第5章 对教学实践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反思 | 第42-50页 |
5.1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5.1.1 问卷调查的分析 | 第42页 |
5.1.2 课堂观察的分析 | 第42-43页 |
5.1.3 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访谈的分析 | 第43-45页 |
5.2 关于教学实践结果的讨论 | 第45-48页 |
5.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5-46页 |
5.2.2 提高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能力 | 第46-47页 |
5.2.3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 第47页 |
5.2.4 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缺点 | 第47-48页 |
5.3 反思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