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空间孤子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光孤子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7-8页 |
1.2.1 孤子概念的提出 | 第7-8页 |
1.2.2 光孤子概念的提出 | 第8页 |
1.3 光折变空间孤子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1.3.1 准稳态空间孤子 | 第9页 |
1.3.2 屏蔽空间孤子 | 第9-10页 |
1.3.3 光伏空间孤子 | 第10-11页 |
1.3.4 屏蔽-光伏空间孤子 | 第11-12页 |
1.4 双光子模型下的光折变空间孤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空间孤子的相互作用 | 第13-15页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双光子光折变空间孤子基本理论 | 第17-26页 |
2.1 双光子光折变效应模型 | 第17页 |
2.2 双光子光折变空间孤子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2.1 双光子光折变亮屏蔽空间孤子 | 第19-21页 |
2.2.2 双光子光折变亮光伏孤子 | 第21-23页 |
2.3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双光子光折变屏蔽孤子的相互作用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外加电场对屏蔽孤子演化特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屏蔽空间孤子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 第27-38页 |
3.3.1 同相屏蔽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28-32页 |
3.3.2 反相屏蔽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32-34页 |
3.3.3 非相干屏蔽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34-37页 |
3.3.4 三束屏蔽孤子相互作用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双光子光折变光伏亮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39-5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光伏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39-49页 |
4.2.1 同相光伏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39-43页 |
4.2.2 反相光伏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43-45页 |
4.2.3 非相干屏蔽空间孤子相互作用 | 第45-48页 |
4.2.4 三孤子相互作用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