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稀土镁合金概述 | 第12-16页 |
1.2.1 镁合金变形 | 第12页 |
1.2.2 Mg-RE 系合金发展 | 第12-14页 |
1.2.3 稀土镁合金强化机制 | 第14-16页 |
1.3 加工图理论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1.3.1 热变形材料模型 | 第16页 |
1.3.2 加工图理论及应用 | 第16-17页 |
1.4 Mg-Gd-Y-Zn-Zr 合金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1 Mg-Gd-Y-Zn-Zr 合金 | 第17-18页 |
1.4.2 Mg-Gd-Y 系合金锻造变形研究 | 第18页 |
1.4.3 Mg-Gd-Y 系合金时效热处理研究 | 第18-20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2.1 铸态合金相图计算及热处理 | 第22-23页 |
2.2.2 热模拟压缩试验 | 第23页 |
2.2.3 多向锻造变形 | 第23-25页 |
2.2.4 时效处理 | 第25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2.3.1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5页 |
2.3.2 SEM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5页 |
2.3.3 TEM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5-26页 |
2.3.4 EBSD 测试 | 第26页 |
2.3.5 XRD 测试 | 第26页 |
2.3.6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第3章 半连续铸造合金的组织性能与热处理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Mg-xGd-2.85Y-1.89Zn-0.42Zr-0.2Ca 合金相图计算 | 第27-29页 |
3.3 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 第29-32页 |
3.3.1 铸态合金显微组织 | 第29-31页 |
3.3.2 铸态合金力学性能 | 第31-32页 |
3.4 均匀化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7页 |
3.4.1 均匀化后淬水处理及显微组织演变 | 第32-35页 |
3.4.2 均匀化后随炉冷处理及显微组织演变 | 第35-36页 |
3.4.3 均匀化处理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Mg-Gd-Y-Zn-Zr 合金的热模拟压缩行为与组织演变 | 第39-62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固溶态合金和挤压态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 | 第39-43页 |
4.2.1 固溶态、挤压态合金的压缩真应力-应变曲线 | 第39-41页 |
4.2.2 变形温度对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应变速率对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固溶态合金和挤压态合金的加工图 | 第43-50页 |
4.3.1 加工图理论 | 第43-44页 |
4.3.2 加工图的绘制和分析 | 第44-50页 |
4.4 固溶态合金和挤压态合金热模拟压缩显微组织演变 | 第50-61页 |
4.4.1 原始挤压态合金显微组织 | 第51页 |
4.4.2 变形温度对挤压态合金压缩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51-56页 |
4.4.3 应变速率对固溶态合金压缩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56-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Mg-Gd-Y-Zn-Zr 合金多向锻造变形及时效行为研究 | 第62-86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固溶态与退火态合金恒温多向锻造变形及时效力学行为研究 | 第62-74页 |
5.2.1 初锻温度对固溶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5.2.2 初锻温度对退火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5.2.3 425℃恒温多向锻造对固溶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5.2.4 475℃恒温多向锻造对固溶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5.2.5 固溶态、退火态合金锻后时效性能研究 | 第73-74页 |
5.3 挤压态合金恒温多向锻造变形及时效力学行为研究 | 第74-82页 |
5.3.1 初锻温度对挤压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7页 |
5.3.2 420℃、380℃恒温多向锻造对挤压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7-81页 |
5.3.3 挤压态合金锻后时效性能研究 | 第81-82页 |
5.4 降温多向锻造变形及时效力学行为研究 | 第82-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