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GNSS卫星模拟信号产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第10-11页
        1.1.2 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意义第11-13页
        1.1.3 模拟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第13页
    1.2 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GNSS系统介绍及卫星导航信号特点第16-24页
    2.1 北斗卫星系统的组成第16-17页
        2.1.1 空间端第16页
        2.1.2 地面端第16-17页
        2.1.3 用户端第17页
    2.2 导航卫星信号传播特点第17-20页
        2.2.1 对流层时延第18页
        2.2.2 电离层时延第18-19页
        2.2.3 多普勒效应第19页
        2.2.4 多径干扰第19-20页
    2.3 北斗系统定位原理第20-23页
        2.3.1 伪距的概念第20-21页
        2.3.2 位置确定原理第21-23页
        2.3.3 速度计算原理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GNSS卫星模拟信号产生技术的理论基础第24-32页
    3.1 GNSS卫星信号总体结构第24页
    3.2 导航电文第24-27页
        3.2.1 D1导航电文第24-26页
        3.2.2 D2导航电文第26-27页
    3.3 直接序列扩频理论与测距码第27-30页
        3.3.1 直接序列扩频第27-28页
        3.3.2 测距码的生成第28-30页
        3.3.3 测距码的性能分析第30页
    3.4 载波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GNSS卫星模拟信号产生系统的设计方案第32-48页
    4.1 卫星模拟信号产生系统总体设计第32-34页
        4.1.1 系统构成模块第32-33页
        4.1.2 系统工作流程第33-34页
    4.2 数据仿真分系统设计第34-35页
    4.3 中频信号生成分系统设计第35-44页
        4.3.1 仿真数据对齐第36-37页
        4.3.2 载波\码NCO第37-42页
        4.3.3 多模复用第42页
        4.3.4 三选二方案第42-43页
        4.3.5 多路信号时间同步第43-44页
    4.4 射频信号生成分系统设计第44页
    4.5 控制及测试评估分系统设计第44-46页
        4.5.1 分系统构成第44-45页
        4.5.2 分系统工作流程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GNSS卫星模拟信号产生系统的工程实现第48-60页
    5.1 中频信号生成分系统的实现第48-53页
        5.1.1 系统模块组成及接口第48-49页
        5.1.2 系统时钟实现方案第49-50页
        5.1.3 DSP芯片第50页
        5.1.4 FPGA芯片第50-52页
        5.1.5 D/A芯片第52-53页
    5.2 射频信号生成分系统的实现第53-56页
        5.2.1 硬件总体结构第54-56页
        5.2.2 硬件实现方案第56页
    5.3 GNSS模拟测试系统展示第56-59页
        5.3.1 PC软件展示第57页
        5.3.2 卫星信号模拟源展示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验证第60-71页
    6.1 数据仿真场景测试第60-62页
        6.1.1 静态场景第60-61页
        6.1.2 500 m/s匀速运动场景第61-62页
    6.2 卫星模拟信号频谱验证第62-67页
        6.2.1 中频信号频谱第62-63页
        6.2.2 射频信号频谱第63-64页
        6.2.3 干扰源的实现及频谱第64-67页
    6.3 卫星模拟信号质量测试第67-68页
    6.4 系统性能测试第68-70页
        6.4.1 模拟源测试环境第68-69页
        6.4.2 测试报告第69-70页
    6.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7.1 本文总结第71页
    7.2 工作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 专用词汇及缩略语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Mg-Gd-Y-Zn-Zr合金锻造变形和组织性能研究
下一篇:准连续网状(TiB2+Al2O3)/2024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