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剂学论文

泰万菌素颗粒剂的研制及其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表第7-11页
1 前言第11-20页
    1.1 泰万菌素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第11-13页
    1.2 泰万菌素的抗菌活性第13-14页
    1.3 泰万菌素的药效学研究第14-15页
    1.4 泰万菌素的药动学研究第15-16页
    1.5 耐药性研究第16-17页
    1.6 泰万菌素的毒理学研究第17页
    1.7 泰万菌素的残留分析研究第17-18页
    1.8 泰万菌素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材料第20-21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20页
        2.1.2 仪器设备第20页
        2.1.3 溶液配制第20-21页
        2.1.4 试验动物第21页
    2.2 泰万菌素颗粒剂的研制第21-25页
        2.2.1 颗粒剂考察指标第21-22页
        2.2.2 工艺筛选第22-23页
        2.2.3 处方筛选第23页
        2.2.4 泰万菌素颗粒剂的含量检测第23-25页
            2.2.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24页
            2.2.4.2 流动相的选择第24页
            2.2.4.3 泰万菌素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4页
            2.2.4.4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24-25页
            2.2.4.5 样品含量测定第25页
        2.2.5 稳定性试验第25页
            2.2.5.1 影响因素试验第25页
            2.2.5.2 加速实验第25页
    2.3 泰万菌素颗粒剂与爱乐新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第25-28页
        2.3.1 试验设计第25-26页
        2.3.2 给药与血样采集第26页
        2.3.3 泰万菌素在血浆中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6-27页
            2.3.3.1 色谱条件第26页
            2.3.3.2 流动相的选择第26页
            2.3.3.3 提取液的选择第26页
            2.3.3.4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第26-27页
            2.3.3.5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27页
            2.3.3.6 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第27页
        2.3.4 数据处理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2页
    3.1 工艺筛选结果第28页
    3.2 处方筛选结果第28-30页
    3.3 泰万菌素颗粒剂含量的测定第30-32页
        3.3.1 流动相的选择第30页
        3.3.2 系统适应性第30-31页
        3.3.3 泰万菌素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1页
        3.3.4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31-32页
        3.3.5 样品含量测定第32页
    3.4 稳定性试验第32-34页
        3.4.1 影响因素试验第32-33页
        3.4.2 加速试验第33-34页
    3.5 泰万菌素在血浆中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4-37页
        3.5.1 提取液的选择第34页
        3.5.2 方法的选择性第34-36页
        3.5.3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第36页
        3.5.4 最低检测限(LOD)与最低定量限(LOQ)第36页
        3.5.5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36-37页
    3.6 血药浓度的测定第37-40页
    3.7 泰万菌素颗粒剂与爱乐新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第40-42页
4 讨论第42-46页
    4.1 泰万菌素颗粒剂的研制第42-43页
        4.1.1 工艺的筛选第42页
        4.1.2 处方的筛选第42-43页
    4.2 血浆中泰万菌素浓度的检测方法第43-44页
        4.2.1 流动相的选择第43页
        4.2.2 提取液的选择第43-44页
    4.3 泰万菌素颗粒剂与爱乐新的药动学特征第44-45页
    4.4 临床意义第45-46页
全文总结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芬苯达唑吡喹酮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截短侧耳素—磺胺类拼合物体外抗菌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