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港口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2 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17-20页 |
2.2.1 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2 港口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18-19页 |
2.2.3 区域经济对港口群的影响分析 | 第19-20页 |
2.2.4 现代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2.3 国内外港口群运作模式 | 第20-22页 |
第3章 山东省港口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36页 |
3.1 山东省港口群发展现状 | 第22-30页 |
3.1.1 港口群发展综合实力 | 第22-23页 |
3.1.2 山东省主要港口概况 | 第23-27页 |
3.1.3 港口群吞吐量 | 第27-29页 |
3.1.4 港口就业情况 | 第29-30页 |
3.1.5 港口群的主营业务 | 第30页 |
3.2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30-36页 |
3.2.1 山东省经济总量 | 第30-32页 |
3.2.2 山东省产业结构 | 第32-34页 |
3.2.3 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现状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DEA的山东港口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评价 | 第36-50页 |
4.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简介 | 第36页 |
4.2 山东省港口群与腹地的经济关系有效性评价 | 第36-50页 |
4.2.1. 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 | 第36-39页 |
4.2.2 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9-44页 |
4.2.3 模型建立及模型数据的选取 | 第44-47页 |
4.2.4 模型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第5章 山东省主要港口与其港口城市间关联性分析 | 第50-60页 |
5.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 | 第50-51页 |
5.1.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第50页 |
5.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第50-51页 |
5.2 数据选取以及模型评价过程 | 第51-58页 |
5.2.1 数据选取 | 第51-54页 |
5.2.2 模型评价过程 | 第54-58页 |
5.3 测算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6章 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措施及建议 | 第60-64页 |
6.1 山东港口发展措施与建议 | 第60-62页 |
6.1.1 促进港口间合作,发挥港口各自优势 | 第60-61页 |
6.1.2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 第61-62页 |
6.1.3 积极拓展港口的辐射能力,形成区域性港口群 | 第62页 |
6.2 山东省经济发展措施及建议 | 第62-64页 |
6.2.1 优化产业结构 | 第62-63页 |
6.2.2 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 第63-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