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 第8-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2.3 村落相关研究结论 | 第9-10页 |
1.2.4 鄱阳湖地区村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2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鄱阳湖地区村落气候适应性现状调研 | 第14-3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16页 |
2.2 热环境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2.3 以地形为特征划分的鄱阳湖地区村落 | 第18-28页 |
2.3.1 平地型村落 | 第18-24页 |
2.3.2 山地型村落 | 第24-28页 |
2.4 鄱阳湖地区村落气候适应特性 | 第28-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落室外热环境测试与规律总结 | 第33-55页 |
3.1 实验测试简介 | 第33-37页 |
3.1.1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3.1.3 村落测试状况 | 第34-37页 |
3.2 实测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7-54页 |
3.2.1 冬季室外热环境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 第37-45页 |
3.2.2 夏季室外热环境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 第45-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鄱阳湖地区平地村落热环境模拟 | 第55-80页 |
4.1 软件的介绍及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4.2 单体建筑体型及平面形态对热环境的影响 | 第56-60页 |
4.3 鲍家墩太阳辐射与日照分析 | 第60-66页 |
4.4 整体村落的热环境模拟 | 第66-72页 |
4.4.1 鲍家墩村夏季热环境模拟 | 第66-68页 |
4.4.2 鲍家墩村冬季热环境模拟 | 第68-70页 |
4.4.3 模拟结果准确度验证 | 第70-72页 |
4.5 平地型村落热环境优化策略 | 第72-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鄱阳湖地区山地村落热环境模拟分析 | 第80-96页 |
5.1 山地村落案列介绍及参数设置 | 第80-84页 |
5.1.1 村落简介 | 第80-82页 |
5.1.2 模型参数设置 | 第82-84页 |
5.2 永平镇城南新村太阳辐射及日照分析 | 第84-87页 |
5.3 永平镇城南新村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第87-91页 |
5.3.1 夏季热环境模拟结果 | 第87-89页 |
5.3.2 冬季热环境分析 | 第89-91页 |
5.4 山地村落布局规划与热环境 | 第91-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山地村落热环境规划设计策略 | 第96-108页 |
6.1 村落布局策略 | 第96-99页 |
6.2 地形处理策略 | 第99-104页 |
6.3 道路规划策略 | 第104-10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7.1 结论 | 第108-109页 |
7.1.1 平地型村落结论 | 第108页 |
7.1.2 山地型村落结论 | 第108-109页 |
7.2 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附录 | 第112-127页 |
个人简历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