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各种结构形式分论文

基于热变形的星载拋物面天线误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星载天线误差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星载天线误差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基于热变形的星载抛物面天线型面误差的研究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星载抛物面天线拟合原理第22-24页
    2.3 星载抛物面天线表面误差计算第24-27页
        2.3.1 星载抛物面天线反射面法向误差的计算第25-26页
        2.3.2 星载抛物面天线反射面轴向误差及型面精度计算第26-27页
    2.4 星载抛物面天线在轨反射面型面误差分析计算第27-38页
        2.4.1 星载抛物面天线模型介绍第27页
        2.4.2 星载抛物面天线温度场计算第27-28页
        2.4.3 最佳吻合抛物面方程的选择第28-32页
        2.4.4 星载抛物面型面误差精度分析第32页
        2.4.5 星载抛物面天线各部件变形分析第32-35页
        2.4.6 星载抛物面天线最大型面误差时刻选择第35-36页
        2.4.7 星载抛物面天线最大型面误差工况选择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基于热变形的星载抛物面天线指向误差及其规律的研究第40-60页
    3.1 指向误差计算理论第40-42页
    3.2 天线方向图、副瓣电平第42-43页
    3.3 太阳在轨侧照天线时刻计算。第43页
    3.4 响应曲面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第43-45页
    3.5 计算星载抛物面天线指向误差第45-50页
        3.5.1 计算四季中天线指向误差的变化情况第45-47页
        3.5.2 计算指向误差最大的极端工况第47-50页
    3.6 响应曲面法求星载抛物面天线误差的变化规律第50-58页
        3.6.1 天线反射面材料的选择第50-51页
        3.6.2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第51-52页
        3.6.3 数据的分析第52-57页
        3.6.4 实验验证第57-58页
    3.7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的完善和二次开发第60-80页
    4.1 轨道参数计算第60-62页
        4.1.1 坐标系第60-61页
        4.1.2 轨道六根数第61-62页
    4.2 轨道模拟模块开发第62-64页
        4.2.1 轨道模拟模块的开发流程第62-63页
        4.2.2 轨道模拟模块软件开发第63-64页
    4.3 基于UG NX的热分析平台二次开发第64-67页
        4.3.1 NX开放式设计第64页
        4.3.2 NX二次开发概述第64-66页
        4.3.3 NX二次开发应用范围第66页
        4.3.4 NX二次开发流程第66-67页
    4.4 UG二次开发应用程序框架构建第67-79页
        4.4.1 创建项目第67页
        4.4.2 应用程序框架第67-68页
        4.4.3 项目路径设置第68-69页
        4.4.4 星载热分析平台菜单及界面开发第69-75页
        4.4.5 I-deas与UG NX之间的数据转化第75-76页
        4.4.6 UG NX日志及外部数据访问第76-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5.1 工作总结第80页
    5.2 研究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作者简介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发动机参数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因果关系的自然语言理解歧义处理及其在智能仪器设计中的应用